蜀汉雨落未敢愁

第八百五十九章 异位而处,陟罚臧否!(第2页)

 

他面容俊朗,眼神中却闪烁着阴鸷之光。

 

他拱手向皇帝行礼道:“陛下,科举制虽有选拔人才之意,但实则已被世家所操控。那些泥腿子,何来治国之才?请陛下三思而后行。”

 

皇帝闻言,眉头微皱,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悦。

 

他冷冷地扫了那世家子弟一眼,沉声道:“世家操控?哼!朕自登基以来,便一直致力于打破世家垄断,选拔真正有才之人。科举制,便是朕的改革之举。尔等世家子弟,若真有治国之才,何须惧怕科举?朕倒要看看,你们之中,有多少人能凭真才实学,在科举中脱颖而出!”

 

皇帝的话语,如同晴天霹雳,震得大殿之内的众人耳膜嗡嗡作响。

 

世家子弟们面面相觑,心中涌起了一股前所未有的恐慌。

 

他们知道,皇帝已经看穿了他们的阴谋,而且,皇帝对科举制的决心,也比他们想象中要坚定得多。

 

此时,大殿之外,阳光依旧明媚,但大殿之内,却弥漫着一股压抑与紧张的气息。

 

世家子弟们低垂着头,不敢直视皇帝的眼睛。

 

他们知道,这一场关于科举制的较量,他们已经输了。

 

而那些被世家策动的学子们,此刻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迷茫与悔恨。

 

他们开始意识到,自己被世家所利用,成为了他们争权夺利的工具。

 

他们望着皇帝那坚定而深邃的眼神,心中涌起了一股莫名的敬意与愧疚。

 

最终,皇帝一挥手,沉声道:“此事已决,无需再议。科举制继续推行,朕将亲自监督,确保公平公正。世家子弟若有不满,尽可凭真才实学,在科举中一决高下!”

 

大殿之内,群臣们齐声应诺,心中对皇帝的敬仰与钦佩之情油然而生。

 

而世家子弟们,则只能垂头丧气地走出大殿,心中充满了不甘与无奈。

 

从这一刻起,科举制将成为他们无法逾越的鸿沟,而他们世家子弟的荣耀与地位,也将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

 

皇宫之中,烛光摇曳,映照着刘禅略显沉思的脸庞。

 

他坐在龙椅之上,双手轻轻交迭,目光深邃,仿佛能穿透宫廷的重重帷幕,直视到那些世家大族的隐秘角落。

 

对于世家的小九九,他心中早已洞若观火。

 

刘禅异位而处,自然也明白他们为何会反抗——无非是为了那门户私计,为了那世代传承的权势与利益,不愿看到一个新的选拔制度打破他们固有的秩序。

 

科举制,这一旨在选拔天下英才、打破世家垄断的新政,如同一股清新的春风,试图吹散朝堂上的腐朽之气。


然而,这股春风所到之处,也必然会引起那些既得利益者的强烈反弹。

 

世家大族们,他们盘根错节,势力庞大,若是胆敢阻挠科举制的推行,刘禅心中已有了决绝之意。

 

他暗暗发誓,若真有人敢以身试法,他必将让他们死无葬生之地,以儆效尤。

 

实际上,这些日子在暗中捣鬼的人,刘禅已经让间军司的人做好记录了。

 

现在不收拾他们,并非是不收拾。

 

而是时候未到。

 

此时,刘禅转头看向身旁站立的一位宫装美人。

 

她身姿婀娜,一袭华美的宫装将她曼妙的身材勾勒得淋漓尽致。

 

那宫装以深紫色为主,绣着金线勾勒的祥云图案,显得既高贵又神秘。

 

她的发丝如墨,被精心地挽成复杂的发髻,上面插着几支珠光宝气的发簪,随着她的轻微动作而轻轻摇曳,散发出淡淡的光泽。

 

这便是负责间军司有关监察百官的周彻。

 

周彻的面容清秀而端庄,眉宇间透露出一股英气,她的眼神坚定而深邃,仿佛能洞察人心。

 

她的嘴角总是挂着一抹淡淡的微笑,但那微笑背后,却隐藏着不为人知的坚韧与决绝。

 

间军司,这个原本是对敌国的渗透工具,在敌国已灭之后,这些间军司的人原地转为类似于明朝锦衣卫的特务机构,负责监察百官,监察天下。

 

他们的存在,如同皇帝的眼睛和耳朵,时刻警惕着朝堂上的风吹草动。

 

刘禅看着周彻,缓缓开口道:“科举制推行,必定困难重重。那些世家大族,定会想尽办法阻挠。你身为间军司的负责人,一定要擦亮眼睛,看看谁敢捣乱。防范于未然,这是我们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