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雨落未敢愁

第一百四十八章 殿下驾到!(第2页)

 “给你关爷爷死来!”

 关平手持长枪,骑在战马上,与魏军副将吕建展开激烈的战斗。

 他身姿挺拔,目光凌厉,身披战甲,宛如战场上的猛虎。

 战马踏动四蹄,奔腾于战场之上,尘土飞扬。关平稳定地掌握着马缰,长枪在手中舞动,划破空气,发出凌厉的啸声。他的身法矫健灵活,每一次的出击都充满了力量和准确性。

 “小将莫要猖狂!”

 与他交锋的吕建同样威猛异常,他手持长枪,骑着战马,在激烈的对决中展现出出色的战斗技巧。

 两人你来我往,招招精妙,刀光剑影交织间,让场下的士卒连连叫好。

 长枪在空中交错,刀刃碰撞时发出尖锐的金属声响。

 关平身手矫健,迅猛而准确地攻击着对手的防线,时而刺击要害,时而猛砍重击。他的枪法如行云流水,每一次出击都充满了力量和技巧。

 魏军副将也不甘示弱,奋力反击,枪影纷飞,与关平形成激烈的较量。

 他们的战马交错驰骋,身姿在空中交织,展现出令人叹为观止的战斗技巧和身手。

 铛铛铛~

 交手了数十回合,关平也摸清了这吕建的路数了。

 他怒吼一声:“呔!贼将,速来领死!”

 只见关平的长枪时而如龙腾空,时而如电光闪烁,攻势连绵不绝,逼得魏军副将吕建节节败退。

 敢瞧不起我关平?

 你这身手,有资格说这话?

 关平的眼神坚定无比,全身散发着无可阻挡的战斗气势。

 “吕将军不是对手。”司马懿在一边已经是看出来了。

 徐晃冷哼一声,说道:“欺负我副将算什么本事?有种与我大战三百回合?”

 徐晃提长刀向前,朝着关平冲杀而去。

 “我呸!无耻之尤,还想以多击少?莫非欺我军中无人?”

 侯音怒骂一声,当即迎上去。

 他本来是要对上徐晃的,却见关平一枪将吕建挑开,然后对着侯音吼道:“徐晃交由我来,这名败军之将,便由你去对付!”

 说完,关平当即纵马迎上徐晃。

 铛铛铛~

 当真是针尖对麦芒,关羽对秦琼。

 两人交战数十回合,居然不分高下。

 这关平,已经是得了那关云长的真传了。

 徐晃心中暗惊,但手上的长刀砍得更狠了。

 这老狗,当真名不虚传!

 与徐晃交手,关平亦是深感压力。

 两人在战场上相互纠缠,动作迅猛而准确。长枪与长刀交错,刀光剑影在空中交织,发出刺耳的金属碰撞声。他们以极快的速度穿梭于战场之中,时而迎击,时而躲避,展现出卓越的战斗技巧和反应能力。

 三百回合过去,两人始终不分胜负。

 他们的战马喘息着,汗水浸透了身上的盔甲。

 呼喝呼喝~

 徐晃口中吐出白气,身上的汗早已浸透绵甲。

 两人还欲再战,但司马懿已经是命人吹起鸣金号角了。

 呜呜呜~

 似找到台阶下了一般,徐晃恶狠狠的看向关平,说道:“今日便放你一马,明日再来取下汝之狗头!”


说完,徐晃策马回营。

 关平本来是打算掩军去攻的,但是看到魏军阵型齐整,并不慌乱,他手上兵卒毕竟不多,若是冲阵的话,冲不进去,到时候死的便是他了。

 “回城!”

 关平当机立断,率军回博望坡小城。

 ...

 “不想着关平,还真有两下子。”

 徐晃将长刀丢给扛刀亲卫,从战马上一跃而下,心中感慨非常。

 “那关平之勇,不差云长年轻时多少,君侯不可轻敌。”

 大战了三百回合还没拿下,这叫有两下子?

 “看来这博望坡,没有那般容易攻下。”

 博望坡虽是小城,但奈何关平在博望坡周遭构筑了三座军寨,三座军寨互为援手,打其中一个,另外的便会前来支援,便是攻城,恐怕都不能尽心去攻。

 徐晃看向司马懿,说道:“今夜速与宗子卿、东里衮联系,明日我派兵绕道,先将宛城拿下来再说!”

 宛城拿下来了,你关平镇守在博望坡还有什么作用?

 粮道被断,只有撤退一途。

 司马懿轻轻点头,但他却是说道:“君侯千金之躯,不可以身犯险,此番前去宛城,我率三千兵卒即可。”

 你去?

 徐晃脸上的怀疑之色是不加掩饰的。

 “怎么?我司马仲达带不了兵?”

 徐晃摇头,他面色怪异,说道:“战场杀伐,你可能为之?”

 “自有勇士护卫周全,我何须要与自贼人斗将?”

 司马懿轻轻一笑,说道:“况且,我所率三千人,若是能引得博望坡关平出马,将军岂非可以攻下博望坡了?”

 以身做饵?

 徐晃眼睛一亮。

 “不想仲达居然有如此胆气!”

 司马懿的才气他是认的,但如今居然敢亲自涉险,这就是徐晃没想到的了。

 亲自涉险?

 司马懿心中自是有他的计较的。

 首先,若是能够将宛城拿下来,他此次兵行险招,那便是首功!

 其次,率兵三千前去,难道真的会有太大的危险?

 徐晃可是在后面牵制住关平的,打不过还跑不掉?

 “为大王效力,便是豁出性命,哪又如何?”

 司马懿一副大义凛然的模样,让徐晃很是感佩。

 “大王有仲达如此忠臣,乃是我魏国的福气啊!”

 ...

 是夜。

 宛城中。

 宗子卿收到了从魏营发来的密报。

 他脸上露出狂喜之色。

 “建功立业的机会,便就在眼前了!”

 他满眼振奋,若能引得徐晃大军前来,杀徐晃个措手不及,那宛城这边的战事,便就能够平定下来了。

 东里衮亦是点头,只是他脸上未有宗子卿兴奋的神色。

 应余脸上的担忧,则是直接表露出来了。

 “子卿,若是我等开门献城,这功劳岂非不大?”

 开门献城?

 宗子卿脸上的笑容逐渐消失。

 “子正,你这句话是何意思?”

 功曹应余直接摊牌了。

 “如今那汉中王太子刘公嗣被魏国江东两面夹击,可能保住南阳之地?”

 应余深深的看了宗子卿一眼,说道:“刘备不过两州之地,如何是江东与魏国十一州联手的对手?即便是那汉中王太子神机妙算,但拼得过国力?”

 他语重心长的看向宗子卿,说道:“识时务者为俊杰,子卿你不是想要成为两千石大臣吗?如今这个机会,便就在眼前了。”

 降魏?

 宗子卿看向东里衮,眼神很是复杂。

 “府尊心中,亦如子正所想?”

 东里衮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总之,他心中很是复杂。

 降魏?

 他当然愿意了。

 侯音辱他美妾,此仇不报非君子!

 若不降魏,他这个仇能报?

 只是...

 在穰县、冠军见过刘禅英姿之后,他对自己的这个决定,又产生质疑了。

 魏国与江东确实是两面击刘。

 按照常理来说,汉中王太子刘公嗣是没有任何翻身的机会。

 但...

 他可是刘公嗣!

 才入荆襄,便能先败江东,逼得孙权签下屈辱盟书,再败魏大将军曹仁,水淹七军,又是短时间内收服南阳士族之心,获得他们的拥护,未花费多少力气,便将南阳掌控在手。

 如此之人,岂能以常理度之?

 纠结!

 现在的东里衮很是纠结。

 “我...我不知啊!”

 应余冷哼一声,他说道:“我不知晓那刘公嗣给你们灌了多少**汤,以至于让你们心志都改了,但我只看当下,只看功劳。”


 他应余,是以利益为上的。

 至于忠诚?

 你给我的东西多,那我就忠于你!

 很明显,此刻献城的功劳,对他应余来说,更大。

 毕竟之前这宛城,乃是侯音卫开献上的,他们识时务归附,没被问罪,便已经是关平法外开恩了,焉有功劳?

 若是明日献城,这功劳那就是实打实的!

 “明日献城,府尊日后还是南阳太守,子卿你可为两千石大臣,而我,亦可高升,如此,何乐而不为呢?”

 东里衮眼神闪烁,似乎是被应余说动了。

 宗子卿冷哼一声,说道:“人人皆骂江东鼠辈,为何骂他们?皆因他们乃无信无义之徒,背刺盟友,时有发生,海誓山盟,不如蝇头小利,然而,圣贤是如何教我们的?仁义礼智信,此乃圣贤之道!”

 圣贤之道?

 应余嗤笑一声,说道:“如今这天下,难道还有圣贤?”

 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

 屠城杀降,易子而食。

 这是礼崩乐坏的时代。

 为何关羽的品质如此宝贵?

 因为在这个时代,似关羽这般忠义的人,太少,太少了。

 “宗子卿,直视你的内心,你到底想要什么?”

 想要什么?

 我当然像是想要做两千石大官,光宗耀祖!

 但...

 投降?

 那他宗子卿,岂不是成了两面三刀之人了?

 “有殿下在,南阳丢不了!”

 宗子卿斩钉截铁的说道。

 “殿下,殿下,殿下!”

 应余冷哼一声,说道:“你那个殿下,不过是十多岁的孺子而已,毛都未长齐,寄希望于一孺子,难道他能够击败魏国、江东两面合围?”

 他能做到!

 宗子卿心中想道。

 但是如今,与应余已经是没什么好说的了。

 人各有志。

 “府尊,你作何选择?”

 我?

 东里衮愣住了。

 “让我再想想,再想想。”

 “哼!”

 应余冷哼一声,说道:“现在,已经不是我能去想的时候了,选择只有一个,明日是开门献城,还是忠于那个殿下?”

 “我...”

 宗子卿眼神灼灼的看向东里衮。

 望着那深切期盼的眼神,东里衮连忙将视线撇过去。

 “我愿降魏。”

 “哈哈哈!”

 应余哈哈大笑一声,说道:“识时务者为俊杰,这才是聪明人应该做的选择,子卿,我不想与你刀兵相见,我再给你一次机会,你若是迷途知返,方才的事情,我便当做未发生过。”

 “哼!”

 宗子卿亦是硬气起来了。

 “我宗子卿岂是两面三刀之辈?不必再说了。”

 应余眼睛微眯,他双眼之中,散发出危险的光芒。

 “看来你是敬酒不吃吃罚酒,如此的话,便别怪我无情了。”

 他大吼一声:“刀斧手何在?”

 原来,数日前,自宗子卿与东里衮见了刘禅回到宛城之后,便与他说明要用间,博取功名。

 当时南阳尽在刘禅的掌控之中,应余自然是满口答应的。

 但...

 如今情形不同了。

 刘公嗣被魏国江东两面合围,胜利的希望那是微乎其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