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雨落未敢愁

第一百七十六章,魏国生乱,黄须儿欲争魏王位?(第3页)

 长安便位于这条分界线以西的关中盆

地上,往北是黄土高原,往西是关中盆地、甘陕青地区并西通河西走廊,往南隔秦岭是汉中,再从汉中南出米仓山,则是称为“天府之国”的**盆地,往东出黄河大拐弯处的潼关则是古人所称的关东地区。

 从春秋开始,大多数诸侯国多集中在关东地区,关中主要只有秦国。

 汉兴以来,国家的主要大郡也多集中在关东和江南,关中主要是作为国都使用,长安以西没有大郡,经济相对落后,无法形成割据势力。

 董卓迁都长安,也应该有这种考虑。朝廷西迁后,万一打不败关东诸侯,那还可以以豫西山区、黄河大拐弯处为屏障,据守关西,再作一个秦国。

 如果这个董氏秦国能南出汉中拿下巴蜀,那更是如虎添翼,董卓西迁时还将中原百姓数百万人迁入长安,原先长安人力资源不够的问题得到了解决。

 只不过董卓能乱世而不能治世,将天下弄得一团糟,就被“方天画戟、专捅义父”的吕布干掉了。

 董卓死后,李傕、郭汜等人是更糟糕的破坏分子,在长安附近杀来杀去,长安遭到了极大破坏。

 李郭之乱后,“一斛谷值五十万钱,人相食。”“羸者相食,二三年间,关中无复人迹。

 至曹操得关中,一整套政策下去,再由钟繇前去总管关中之事,总算是让长安恢复了些许人气。

 当然

 长安的人气,多是羌氐异族,汉人反而不多。

 长安城中。

 北中郎将、骁骑将军曹彰,此刻却是在大发雷霆!

 “父王薨逝,我现在才知?”

 曹操死了之后,曹丕为了有更多的准备时间,故意隐瞒曹操薨逝的消息。

 为自己争取更多的时间。

 当然

 这消息能够隐瞒一时,却不能隐瞒一世。

 黄须儿曹彰在许都也是有眼线的,消息通禀过来,曹彰顿时就炸了!

 他哪里不知道,是他这个子桓兄长在防备他!

 如今他镇守关中,拥兵十万!

 而青徐之地,在父王薨逝之后,传来异动的消息。

 怕我夺了他的魏王之位?

 可我早在父王面前说过了:愿作将军。

 他曹彰是要效卫青、霍去病那样的大将军,率领十万之众在沙漠上驰骋,驱逐戎狄,建功立业,比做魏王过瘾多了!

 可为何还要防备我?

 亲兄弟,还不能信任?

 曹彰握紧成拳,对着左右说道:“明日,尽起长安兵卒,前去洛阳,镇压青徐之地!”

 他要带十万大军,去找自己这个好兄长讨个公道!

 魏王之位,我本来是不想做的!

 但你如此防备我,我还如何做卫青霍去病?

 如何封狼居胥?

 既然做不得?

 那便夺了你的鸟位,日后御驾亲征,做马上皇帝算了!

 “将军息怒,将军三思啊!”

 一位身着官袍,面容苍老的老者,赶忙上前拉住曹彰。

 “青徐之地将有动乱,我这是去勤王,如何不成?如何需要三思?”

 若非见拉住他的人是钟繇,六十八岁的老人了,他早就一脚踹过去了。

 “未得王令,不得擅自领兵出关中,况汉中王在汉中窥伺关中,将军若带兵前去洛阳,岂非是将长安拱手让与刘玄德?还请将军三思啊!”

 钟繇出身颍川钟氏。举孝廉出身,历任尚书郎、黄门侍郎,协助汉献帝东归洛阳,封东武亭侯。后得到掌权的丞相曹操的信任,出任司隶校尉,镇守关中,功勋卓著,被比为萧何。

 然而他现在却是心累。

 刘备在汉中窥伺关中,虽未派兵来攻,但关中各种小道消息满天飞,不时有人作乱,响应刘备,他要前去镇压。

 结果这关中的事情还没理清,镇守长安曹彰要撂挑子不干了,甚至还要将长安守军带到洛阳去?

 这不是去争位吗?

 若是魏国内乱

 如何能成!

 他脸上的焦急之色,是丝毫没有掩饰的。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君侯不必多说!”

 见硬的没用,钟繇当即打起感情牌。

 “关中乃大王生前之心血所在,若因将军一时愤恨,而使关中陷落,则大王在九泉之下,也不得安息,还望将军三思啊!”

 提到曹操,曹彰脸上的怒气顿时消散了不少。

 “哎~”

 他叹了一口气,说道:“那我便带一万精卒前去!”

 这口气不理顺了,便是死,他也不能瞑目!

 他倒是要看看,自家这个兄长,还能将他黄须儿杀了不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