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雨落未敢愁

第二百二十五章 兵戈扰攘,明主难当!(第3页)

 贾诩在国内外名声不好,但曹丕并不介意,并且委以重任,带在身边,随时问对参谋。

 贾诩对着曹丕缓缓行了一礼,说道:“汉中王太子狡诈,不可轻信,殿下还是命李基修缮城池,整肃兵卒,以防荆州兵偷袭!大王计策虽好,然而那刘禅非是蠢笨之人,对于聪明人,就要有对聪明人的

计策。”

 只是...

 那刘公嗣善于军略,万一其发兵攻汝南,牵扯了我的兵力,那该如何?

 见曹丕眼神闪烁,贾诩在心中叹了一口气,也没多劝,再说道:

 “江东攻城,并不需要额外理会,不过,任由其攻城,岂非损我大魏兵威?大王何不派遣一支千人精兵,出现在合肥城外,那孙仲谋见有魏军游弋在合肥城周遭,便是攻成德,也不敢全军压上,也算是变相支援成德了。”

 围魏救赵,声东击西?

 战场上本来就是虚虚实实的。

 他派一支精兵前去合肥,不需要太多,只需要搞出动乱来,便可使那孙仲谋焦头烂额。

 这确实是个好办法。

 “至于臧霸这边,等,大王是等不起,但要打,现在也不是时候,大王何不诱臧霸出寨,与其野战呢?”

 诱臧霸出城?

 曹丕眼睛一亮。

 “贾公教我!”

 贾诩点头说道:“吴敦纳降的消息,不是还没有传到臧霸营中,大王便可将计就计,诱其支援阴陵,使其大败,待臧霸军心大失之际,或可诏书联络臧霸手下军将,言之:只诛贼首,不牵连他人。如此双管齐下,不日,臧霸之乱必定!”

 姜还是老的辣啊!

 曹丕心中感慨,但脸上倒还是很平静。

 他要听完自己这些心腹大臣的计策,再来通盘考虑。

 当然...

 袁本初的教训便在不远之前。

 他曹丕听建议,那肯定是要听全的。

 不能建议计策听一半做一半,若真是如此,那他魏国败亡,便就在不远时了。

 须弥之间。

 听完手下众臣谋士计策,曹丕思量许久,说道:“对汝南郡刘公嗣还是以安抚为主,三百车粮草可以给他,不过,在给他粮草之前,需要将他派入汝南郡内袭扰百姓粮道的骑军撤回去,至于五城之地,可以商议。同时,命李基好生防御,以免那刘公嗣偷袭!”

 三百车粮草若是能换荆州兵骑兵退回汝南郡,这买卖其实不亏。

 不仅是荆州兵骑兵袭扰粮道,更大的问题是,其劫掠汝南郡人口,并且耽误汝南郡各县春耕。

 这才是大问题。

 三百车粮草的买卖,若是按照他的设想来,那是大赚特赚!

 曹丕此话一出,堂下众谋士都没有说话,像是默认了一般。

 “至于对江东、对臧霸,计策便按照贾公的来。”

 “大王英明!”

 计策定下,曹丕整个人都轻松下来了。

 “时候也不早了,你们退下歇息罢。”

 “诺!”

 头脑风暴了一整天,曹丕只觉得身体被掏空了。

 玩女人都没这么累。

 众谋臣缓步离去。

 出堂之后,司马懿快步追上贾诩,在其背后幽幽说道:“贾公明知那刘公嗣必不会与大王合谋,为何不劝大王不要送粮过去?荆州缺粮,而大王如此资敌,却是为何?”

 贾诩转身,他老树皮一般的脸上露出和蔼的笑容,说道:“仲达,你是聪明人,知晓有些话能说,有些话不能说,哪些话说了对自己有好处,哪些话说了对自己没好处。

 老朽的计策,已全然告知大王,大王不听,我还能逼他不成?

 万一我猜错了,强逼大王按计行事,岂非是有罪过?而我猜对了,大王却没按照我说的来做,势必心中后悔,日后我再献计,不是更有份量?”

 说完这番话,贾诩深深的看向司马懿,说道:“该聪明的时候要聪明,你是臣子,而不是王,你的身份,你可知晓?”

 说完,贾诩款款离去,只留下皱着眉头思索的司马懿。

 道理我都懂。

 只是...

 让汉中王太子刘公嗣得逞,这心里,怎么这么难受?

 当日三马食槽之仇,他可还没报呢!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他司马懿报仇,那是要一天到晚的。

 不行!

 不能让那刘公嗣如此快意!

 我得做些什么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