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雨落未敢愁

第二百六十二章 谋臣对决,长安异动!


 不能再拖了!

 司马懿心中已有明悟。

 现在再拖延下去,对于魏军的处境来说只会越来越艰难。

 他当即下令,道:“全军分为三部,互相驰援,外层为刀盾手与长矛兵,内层为弓弩手。骑军游弋在外,随时准备冲破敌军军阵,我等突围,不需要快,但需要稳!”

 司马懿面对魏军的艰难处境,展现出了出色的指挥才能。

 他迅速命令大军分为三部,每一部都有明确定位和任务。

 在大军的最外层,是一支精锐的刀盾手和长矛兵。

 他们列成方阵,严阵以待,盾牌密不透风,刀枪如林。

 这个外围的部队的任务是抵挡汉军的冲击,形成一道坚固的屏障,确保内部的部队不受到太大的干扰。

 在内层,是弓弩手,他们携带着强弩和羽箭,随时准备释放致命的箭矢。

 司马懿明白,射手的火力覆盖范围广,可以有效地打击敌人,尤其是在大规模的战场上。

 骑兵则是负责各处救火,加上破阵,这支骑兵部队被赋予游弋的任务,他们可以在战场上迅速机动,反击敌人的侧翼或背后。

 司马懿的指挥布置充分考虑了各种战术情况,他确保每一支部队都在最佳的位置,以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

 在艰难的时刻,最是考验指挥者的能力。

 如果在这个时候,你要士卒来拿主意,他们肯定是拿不出主意来的。反而惊慌失措。

 但是,你制定好策略,让他们跟着你的计策来做,他们反而就不惊慌了。

 毕竟有主心骨了。

 心里有底,加之主帅不慌张,他们慌张什么?

 毕竟这天塌下来,有高个子顶着。

 “魏军出寨了!”

 在营地之外,鄂焕早就在外面等候了。

 之前搞出动静出来,便是消耗魏军的体力与精神。

 若是换做是一个胆子比较小的主帅,或许会被其耗死在里面。

 然而军师说了,这司马懿必是会在今夜出寨的。

 他早早的便埋伏在必经之路上了。

 回想起诸葛亮之前还说过的一句话:观察阵型,若是魏军阵型不乱,不必埋伏,放他们过便是了,若阵型散乱,便痛打落水狗,将其尽数剿灭。

 在黑夜中,汉军埋伏在魏军出寨的路上,而魏军,很快便出现在鄂焕眼中了。

 这阵型.

 确实不乱。

 而且这行军的速度也太慢了罢?

 跟个蜗牛似的。

 难道他不怕我汉军袭扰?

 杀?

 还是不杀?

 想起诸葛亮的话,鄂焕心中有些迟疑。

 但敌军军阵,岂是能通过看就看得出乱不乱的?

 待我冲杀一通,看他阵型乱不乱。

 若是其阵型乱了,那便趁机剿灭干净,若是其阵型不乱,那么便放他们一马。

 料定这些魏军不敢追击过来,若是敢来追击,更好!

 且看我耗不耗死他就完事了。

 咚咚咚!

 战鼓声响起

 “冲啊!”

 “杀啊!”

 “降者不杀!”

 汉军从两面杀出,声势汹汹,但当他们接近魏军时,一道坚固的防线已经迎面而来。

 这是魏军的刀盾手和长矛兵。

 在司马懿的指挥下,他们组成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

 他们的盾牌密密麻麻,形成了一堵坚固的墙壁,刀枪在阵前闪烁,如钢铁之林,长矛排列整齐,宛如一片利刃森林。

 汉军的突袭如同猛兽冲向钢铁之城,却无法突破坚实的阵列。

 噗噗噗~

 长矛穿过身躯,在快速之下,坚甲有时候都没有用,整个人都被穿个透心凉,甚至还有数名汉军被穿成了个糖葫芦。

 汉军凶猛地攻击着,但每一次都被刀盾手和长矛兵的坚守击退。

 魏军的防线稳如泰山,汉军难以找到突破口。

 在这场夜间的交战中,双方展开了激烈的肉搏,但魏军稳固的军阵使他们始终保持着上风。

 然而,汉军并不死心,他们多次发动冲锋,企图打破魏军的阵线,但每一次都以失败告终。

 鄂焕是攻魏军一部,在这个时间下,魏军其余二部,加上魏军骑军,都已经包抄过来了。

 “风紧扯呼!”

 伏击不过半刻钟,汉军便伤亡不少了,若是给魏军包了饺子,他们这一部人估计得全部交代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