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雨落未敢愁

第三百三十二章 编撰农书,南中大开发!


 刘禅此话一出,尚书台中群臣面面相觑,一时间都不知道该说什么话好了。

 最后,还是满头银发,皮肤如同老树皮一般的许靖上前说道:“殿下此策,确实是治国良策,然短时间之内,奴隶之事还是无法敲定,巴地、南中确实有不少蛮民,但短时间内,却是无法将奴隶送到荆州,送来成都。”

 许靖的意思很清楚。

 巴地、南中确实有蛮夷。

 但现在没有去抓啊!

 刘禅轻声笑道:“只要有需求,自然有捕奴队过去,区别是现在奴隶的价格,还无法使那些人去做捕奴的事情而已。”

 马克思曾经说过,“如果有100%的利润,资本家们会铤而走险;如果有200%的利润,资本家们会藐视法律;如果有300%的利润,那么资本家们便会践踏世间的一切!”

 只要奴隶的价格,能够让捕奴队获利两倍,三倍,那这些困难,都不是困难。

 而一旦这个封赏政策下去,毫无疑问会抬高奴隶的价格!

 刘禅的这番策略很是新奇,众人听闻之后,都默不做声。

 基本上已经是认同了刘禅的理论了。

 不少益州派的人,当地豪强出身的,或者是有些家底,有些部曲家丁的,已经是开始默默的计算考量了。

 或许,自己家可以派出一支捕奴队,去巴地,或者去南中以南,去抓,去买奴隶。

 这之后,将会是一个暴利的生意!

 法正看着身边人的表情变化,便也知晓此事已经敲定下去了。

 “三日后便是吉日,殿下不妨祭天以告上天,同时再行这封赏事宜。”

 祭天?

 这应该是作为汉中王刘备要做的事情。

 刘禅脸上露出犹豫之色。

 “祭天之事,还是让父王去,我去的话,就逾矩了。”

 法正微微一笑,说道:“此事,大王已经告知臣下了,让殿下负责这祭天事宜。”

 听到法正这句话,堂中臣僚的表情却没有多少惊诧。

 大部分人的表情,都是露出原来如此的神情。

 换做是他们,有如此长脸的儿子,这大业也是要他来继承的。

 “既是如此,那我便也应下了。”

 这个时代对于上天、鬼神之类的,还是比较敬畏的,刘禅代替刘备祭天,也是跟上天表示,汉中国之后的继承人,就是他刘公嗣了。

 与上天说明此事,便更是更汉中国国民,臣僚军将再次强调,你们未来的主子,就是现在的汉中王太子刘公嗣!

 至此之后,不管是法理,还是事实上,刘禅都是毫无争议,甚至是刘备想换都换不了的继承人了。

 见到刘禅答应,法正明显的松了一口气,若是自家殿下不同意的话,他可又要两边折腾了。

 被当做一颗球在两边踢来踢去,他这个尚书令,做得可不轻松。

 “封赏之事既然定了,那便谈农书之事。”

 刘禅是雷厉风行的性格,丝毫没有拖下去的意思。

 况且他早早的便知晓现在汉中国要解决的事情,心中也早已经想好对策了。

 “编撰农书,此事事关重大,得差德高望重者前去编撰。”

 许靖满脸带笑,上前对着刘禅行了一礼。

 德高望重?

 在场的,论起德高望重,有谁是比得过他许靖的?

 编撰农书,这既是一件清闲的事情,也是一件没什么难度的事情。

 而且还是功劳很大的事情,做好了,那就是名传千古的。

 或许没有人会记住,汉武帝朝中谁当过丞相,但是读过书的人都知道,太史公曾经写过《史记》,这便是书籍的魅力。

 “编撰农书,需要跋山涉水,汉中王傅年事已高,不适合担此重任。”

 吴懿眉头一皱,当即上前说道。

 对于这块香饽饽,吴懿也是要争一争的,相比较那些从战场上要搏命才能得到的功劳,这编撰农书,不仅轻松,而且还有名声,功劳也不比打仗来得少。

 如此清贵的工作,谁不争着,谁不抢着?

 便是作为尚书令,法正亦是上前说道:“编撰农书,臣下亦可为之。”

 见到堂下众人纷纷请命,颇有一种要打起来的感觉,刘禅将手一举,说道:“肃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