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雨落未敢愁

第三百三十二章 编撰农书,南中大开发!(第3页)

 现在商盟只能偷偷的朝魏国,朝江东,派遣商队,或是内循环,派往益州、南中等地。

 这效率肯定是不高的,赚到的钱,也是不多了。

 向北攻取雍凉之地,打通西域,直接通过西域与异国做生意。

 这才是赚大钱的。

 但与魏国争斗,夺取雍凉之地,这毕竟是有难度的。

 经营南中,打通西南的商道,比之经略雍凉之地来说,那就要简单得多了。

 刘禅的一番话,让不少人的眼睛都亮起来了。

 刘巴上前说道:“打通商道之事,还请殿下交由我手!”

 若是能够打通西南商道,对于汉中国来说,这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刘禅笑着说道:“经略南中,打通商道,非是动动嘴皮子的,况我汉中国如今久历大战,国力不足,对于南中之地,一两年之内,是无力发兵去攻的,诸位不妨写出方略出来,方略若是写得好,我便任用谁去经略南中!”

 说要去教化南中蛮夷。

 那你教化的章程得告诉我吧?

 怎么教化,要花多久才能教化好?

 至少得有一个

大概。

 要去打通商道,如何打通,怎么在打通商道的同时,不会引发南中四郡以南的蛮夷生乱,不会让成都出兵。

 开采矿山,如何开采,怎样获得当地的支持?

 这些都是一句话的事情,但却是要拿出方略来,说服他刘禅,他这才能放心的将此重任交过去。

 毕竟

 南面之事,也十分重要。

 若非阆中重要,且离荆州、成都都近,若是能让巴地蛮夷放血,汉中国国力能够很快的提升起来。

 毕竟人口来了,土地得到耕种了,有粮有钱,那又能支撑起一场大战了。

 若非如此。

 刘禅肯定是要先去经营南中四郡的。

 “这”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伱,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了。

 只得是对着刘禅行了一礼,说道:“诺!”

 “重要的事情都交代了,诸位便各司其职,先将今日的差事完成罢。”

 此言一出,堂下臣僚皆是散去,各去各的位置。

 刘禅的处事之道,十分的老练,根本不随臣僚的话语而改变,不像是初来学习治国理政的菜鸟,反倒像是浸淫了数十年的政客一般。

 如此成熟的手段,倒是叫这些臣僚不知如何应对。

 这个领导能在早上送热汤过来,可见其乃是关心下属,并且是注重细微之处的人。

 处理事务之时,心中有沟壑,对于政事的细节都是清清楚楚,非是门外之汉,让人无法糊弄。

 大家伙都明白,唯有真才实学,才能得到重用,偷奸耍滑,媚上求恩,那是没有机会的。

 既然领导如此,尚书台群臣想道:还能咋滴?干活呗!

 在尚书台群臣干得热火朝天的时候。

 刘禅则是看着尚书台拿上来的总表,了解汉中国如今的状况。

 看完表册的数据之后,刘禅缓缓的吐出了一口浊气,现在的汉中国,看似强大,但内里却是空空荡荡的。

 不论是发动汉中之战,还是刘禅在荆州多发战事,都是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当地的生产,榨掉了汉中国不少的潜力。

 以至于这国内休养生息了一年,战争留下的亏空,还没有补回来。

 刘禅搀扶着下颚。

 既然人口无法短时间内暴增,那便要想着,在有限的土地上,增加产出了。

 后世的那些经济学,有哪些是可以在东汉末年的汉中国施用出来的呢?

 刘禅在思考这个问题。

 但很快,刘禅又摇头了。

 要他这个门外汉,干金融的事情,别把国家给干崩溃了。

 还是老老实实的,从实业出发吧。

 讲武堂、崇文馆。

 或许应该再开一个,跟提升生产力有关的机构了。

 一如在江陵龙山上的龙山行台一般。

 这一次,刘禅想要搞点大的东西出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