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雨落未敢愁

第三百四十二章 皇太子禅,谋划巴西!(第2页)

 法正现在还是尚书令之职,这个大汉的首任丞相之职没坐到,法正心中还是有些腻歪的。

 不过

 丞相丞相。

 也不如我的尚书台权势大啊!

 这不

 现在在处理国事的地方,不是在丞相府,而是在尚书台。

 “且不论此事,丞相,科学院之事,你可有关注?”

 诸葛亮点了点头,说道:

“春耕之时,都按照科学院的要求,耕种之法,耕种器具,还有农肥之要,都推广开了。”

 改变耕种之法,改良耕种器具,再施用农家肥,选育良种。

 春耕已经是完成了一个多月了,成果,已经是可以看到了。

 “科学院的方法,已经写入农书之中,下发各郡县,以指导耕种了。”

 写了好几个月的农书,终于是完成了,科学院的一些成果,自然也是写到里面去了。

 “这一个月来,庄稼可有变化?”

 诸葛亮知晓刘禅问的变化,当即说道:“比起往年,有了农肥之后,确实长势更好了,大司农属官估计,今年的产出,或许会比往年多少一两成。”

 一两成?

 刘禅愣了一下,问道:“只有一两成?”

 见到刘禅脸上尤有不满足,诸葛亮当即说道:“一两成,已经是极多的了,一块土地多一两成,我大汉有千万块土地,这加起来就是一个巨大的数字了。”

 但只加一两成,还是少的。

 这农家肥,看起来效果一般。

 若是能鼓捣出化肥来,或许便是真正的能够增加产出。

 而若是能选育出良种来,那产量的增加,便更多了。

 但这一些,都是需要时间的。

 法正也是在一边说道:“殿下科学院方一建立,便已经成果斐然了,农肥一用,增加了不少产量,还有各式的农具改良,让百姓耕种的效率大大提高,原本一家只能耕种二三十亩的,现在便能耕种四五十亩了。”

 国力的提升,除了军力的提升之外,自然是要数生产力的提升了。

 “南中发现了几处铜矿,还有几处铁矿,此事便交由丞相派人去负责,将铜矿铁矿开采出来。”

 诸葛亮当即领命。

 “这益州境内,盐田有许多,但只有广都的盐田,采用了地气煮盐的方法,如今广都产盐,产量翻了十倍不止。甚至能卖到魏国去,其余地方若是也能学习广都盐场的经验,能够提高盐场的产量,那么,又会为我大汉大大的开源,解决境内食愿不足的问题。”

 盐,是生活的必需品。

 把持了食盐,那便把持住了一道财路。

 还是源源不断的那种。

 “此事,便交由尚书台负责,争取在年内,将各地的盐场都改进方法,增加产量。”

 尚书令法正当即对着刘禅行了一礼,道:“臣下领命!”

 再吩咐了一些事情,处理相关的政务,天色,便已经是昏暗起来了。

 到了休沐的时间了。

 从尚书台中出来,刘禅呼吸了一下新鲜空气。

 别说是当皇帝了,现在刘禅当太子,做这个监国的事情,每天的事情,便多到让他要坐在尚书台整整四五个时辰。

 可谓是真正的九九六。

 在宫门口上了太子车辇,刘禅刚要到宫中去,不想在车辇之外,却是有一个声音将他叫住了。

 “殿下且慢。”

 刘禅打开车帘,定睛一看,却是诸葛孔明。

 “丞相有事吩咐?”

 诸葛亮轻轻一笑,说道:“臣下有些话,要对殿下言之。”

 有些话?

 刘禅点了点头,道:“请丞相上车。”

 须臾,诸葛亮便上了太子车辇。

 汉朝的车马有玉铭、乘舆、金根、安车、立车、耕车、戎车、猎车、拼车、青盖车、绿车、皂盖车、夫人安车、大驾、法驾、小驾、轻车、大使车、小使车、载车、导从车”一二十种。

 汉代车马依乘坐方式、车行、驾畜种类及数目、车马饰、应用场合分为许多不同的等级,不同级别的人乘用相应的车驾,所谓“授车以极”。

 天子驾六马,诸侯驾四,大夫三,士二,庶人一。

 以车盖言,等级的差别体现在颜色和质料上,二百石以下白布盖,三百石以上皂布盖,千石以上皂增覆盖。

 刘禅的这个车辇,可谓是鸟枪换鸟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