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雨落未敢愁

第三百五十九章 三国,就是三方互相拖后腿!(第2页)

 但若是与汉人的军阵相对,便是有单兵作战能力,那也是于事无补的。

 更何况,板楯蛮的藤甲木盾,比起汉人的铁甲铁盾来说,那是大不如的。

 相对而战,或许汉人三四刀之下便可将藤甲破防,但是你板楯蛮的弯刀,便是斩下数十次,怕

也是破不了铁甲的防御。

 在武器装备方面,汉人与板楯蛮,早已经有代差了。

 “便是希望,这度夷能支撑得久一些,给那刘公嗣多找些麻烦事罢!”

 光靠板楯蛮成事?

 板楯蛮成不了事。

 现在的賨人,与百年前的賨人不一样了。

 百年前的賨人,岂是会被廪君蛮追着打?

 依靠賨人板楯蛮,便击败刘禅,甚至是杀死刘禅,司马懿根本就没有这个想法。

 他千里迢迢过来,不过是为了给刘禅添添堵而已。

 你刘禅要打下巴地?

 可以。

 但你需要耗费更多的时间,耗费更多的民力物力!

 这是曹丕针对刘禅的反制措施。

 毕竟

 不仅仅是江东被间军司搞得不胜其烦,魏国同样深受其害。

 之前汉献帝为何会死?

 还不是拜这间军司所赐?

 在汉献帝死后,间军司在魏国境内大肆活动,搞得百姓人心惶惶,官吏心向汉室.

 这人心都差点搞散了。

 既然你刘公嗣在我魏国境内搅扰得不安宁,那么你要对巴地用兵,我魏国岂能袖手旁观?

 曹丕当即派遣司马懿从武关入巴,掀起巴地风云。

 不求能阻止刘禅的步伐,但求给他添堵。

 当然

 曹丕之所以被逼得如此,那也是没办法了。

 汝南

 打不下来。

 那汝南孟建就像是铁王八一般,死守城池,除非举大兵前去,否则难以攻破。

 而若是你举大兵前去,在江陵的庞统,在南阳的关羽与徐庶,当即便会有动作,这三方犹如是稳定的三角形一般,硬生生的将刘禅打下来的汝南这块肉给咬住了。

 汝南打不下来,南阳曹丕更是没有攻打的想法。

 既是如此,便只能在巴地给刘禅添堵了。

 司马懿之前在汝南表现不好,屡次犯错,便是曹丕要用他,也不合适。

 加之其与刘禅也是有深仇大恨的,为了镀金,为了仕途,也为了报仇。

 是故司马懿冒险入巴,行此险计。

 “蛮夷桀骜,难道你刘公嗣真能将賨人杀尽?便是杀尽,等过了一段时间,汉军走了,其他地方的蛮夷,便又会填充賨人的空白,数年之后,巴乱再起,这可不是治本之策。”

 司马懿喃喃自语,随后眼中露出凶横之色,对着身边的随从说道:

 “给那几个賨邑侯传信,若是他们中,谁能取刘禅项上首级,魏国便力挺他做賨人王!”

 堂堂正正的手段不行,现在的司马懿,便也只能想些下三滥的手段了。

 譬如说刺杀。

 对此,司马懿也没抱多大的希望,只能说是广撒网。

 反正又不用花钱,一句话的事情。

 若是无心插柳柳成荫,真的刺杀那刘公嗣成功,便是天大的喜事了。

 这历史上的事情,本就是非常巧合的。

 像是小霸王孙策,还不是死于刺客之手?

 生死这种事情,谁又能说得准呢?

 阆中。

 刘禅正在校场上,挥舞着板楯蛮的武器。

 弯刀锋利,仿佛可以可以轻易的将脖颈划开。

 “撕拉~”

 弯刀砍向賨人的藤甲,并不能直接砍开,弯刀直接嵌入藤甲之中,反而有了缴械的效果。

 这賨人的藤甲是一种经过特殊处理藤编而成的铠甲。

 和金属铠甲相比,具有重量轻、不怕水、透气性强等特点。

 防护部位以头部和上身为主,多和盾并用,以防护身体其他部位。

 至于其制作过程,刘禅已经知晓了。

 把藤入水浸泡半月,却出晾晒三日置干,然后油浸一周岁再取出来晒干,最后涂以桐油编制而成,缺点是怕火易燃。

 “这藤甲倒是有可取之处。”

 张苞在一边说道:“虽是有一定的防御效果,但比之铁甲来说,那还是差上许多的。”

 张苞此刻身穿明光铠,这弯刀扛在甲胄上,只是留下一道印子而已,根本砍不下去。

 “賨人的弯刀砍不破这藤甲,但是我手上的长枪,可一枪将这个藤甲穿个窟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