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雨落未敢愁

第四百零八章 十胜十败,咆哮朝堂!(第3页)

 “使者难道以为,孤真的怕战吗?”

 徐盛安抚下来了,在大殿的最高处,却是响起了一阵让人心寒的声音。

 端坐在王位上的孙权,死死的盯着下面的霍弋。

 说完这句

充满杀气的话之后,他没有再说一句话。

 如同一块沉默的玄武岩,压抑着内心翻涌的波涛。他的脸庞刚毅如刻刀划过,双眸深邃如寒潭,闪烁着冷冽的光芒,仿佛能洞察人心的深渊。王袍上的龙纹在烛光中若隐若现,犹如真龙在云雾中翻腾,彰显着他不可一世的威严。

 孙权双手紧握着王座的扶手,指节微微泛白,仿佛在竭力克制内心的怒火。周围的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连轻微的呼吸声都显得如此刺耳。整个王宫都笼罩在他沉默的愤怒之中,仿佛暴风雨前的宁静。

 尽管一言不发,但孙权的威严已然弥漫在整个大殿之中,无人敢与他直视。大殿中的臣子们低着头,连呼吸都小心翼翼,生怕触怒这位不怒自威的君王。

 “呵呵。”

 吴国臣子惧怕了。

 但作为使者的霍弋,根本就没在怕的。

 “吴国若想战,难道我大汉惧战了?两年前的伤疤,难道吴王忘记了?上一次战败,割地赔款,让我大汉重得荆州之地,下一次战败,吴王又要割让什么地方过来呢?”

 两年前战败的影响,直到现在了还在。

 而孙权被霍弋这么一激,顿时一股热血涌上心头。

 一种屈辱的感觉,直冲天灵盖。

 气死了!

 气死孤了!

 孙权当即咆哮道:“来人,将此人拖出去,斩首示众!”

 此言一出,门外值守的卫士当即进前来,将霍弋以及汉国副使制住,准备押往殿外斩首。

 “外使之命不足惜,然而便是两军交战,都不斩来使,如今大王要在殿前斩我,这是要向我大汉宣战吗?”

 霍弋非但不怕,反而言语挑衅,让孙权更是恼怒。

 “要战便战,我孙仲谋岂会惧之?”

 看到自己的父王已经被愤怒冲昏头脑了。

 跪坐在孙权下一个台阶的孙登赶忙起身,说道:“父王,不可,此事得从长计议。”

 他对着上殿的卫士说道:“将使者放下,还请使者稍待三日,之后我吴国会给使者答复。”

 霍弋非常傲娇的从卫士身上挣脱下来,冷哼一声,说道:“三日时间太长了,明日若是得不到答复,我家殿下顷刻便会领阆中、江州、鱼复兵卒至江陵,之后会在旬月之间,召集十万大军,不知道届时吴国可能抵御之!”

 别的不说,狠话要先放出来!

 果然,在霍弋这番狠话说出来之后,便是在气头上的孙权也清醒了。

 大殿之中,便是鲁莽如徐盛者,也是面色阴沉起来了。

 若汉太子刘公嗣真率十万大军过来攻打吴国。

 吴国

 顶不顶得住?

 没有人有答案。

 或者说,没有人敢拍着胸脯说道:“我能将汉军抵御在吴国国土之外。”

 那可是十万大军。

 那可是百战百胜的汉太子刘公嗣领兵。

 如今吴国暗弱,当真能是对手?

 吴国君臣心中都在打鼓。

 而在吴国君臣的沉默之中,霍弋大笑两声,当即说道:“我看诸位还是答应了我大汉的条件,商议来商议去,最后除了答应,还能做什么?莫要浪费时间了。”

 说完,他拍了拍衣袖,当即转头离开了大殿。

 那种嚣张的样子,让孙权又恨,又拿他没办法。

 弱国无外交。

 无外乎是。

 霍弋离开吴王宫大殿,孙权的声音,这才响了起来。

 “诸位,不知有何计策?”

 稍稍平静下来的孙权,环视殿中群臣。

 计策?

 诸葛瑾硬着头皮上前,说道:“为汉国买战马之事,或许可以答应,但送太子入成都,此事万万不可。”

 陆逊亦是上前说道:“前番我吴国已经后退一步了,现在没有再后退的道理,为汉国买战马,损耗国力。将太子送入成都,更是抽掉我吴国的脊梁骨,此事万万难成。”

 徐盛更是在一旁大喊道:“整顿兵甲,准备战斗!当年曹操的百万大军我们都胜过,何况这区区十万人?”

 区区十万人?

 这话你也说得出来?

 孙权冷声询问道:“这区区十万人,若真来攻我吴国,谁能为孤挡之?”

 此言一出。

 万籁俱寂。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