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雨落未敢愁

第622章 一溃千里,主力尽丧!(第2页)

 另外一边。

 皖县城外吴军大营。

 吴军大营的旗帜在微风中摇曳,但气氛却异常沉重。

 孙权此刻在诸葛瑾的陪同下,狼狈地逃回了大营。

 他的袍服略显凌乱,风尘仆仆,脸上的疲惫与阴郁交织在一起,令人观之而不安。

 孙权刚刚踏进大营,便听到四处传来的议论声。

 “你们知晓了吗?寻阳城破了!”

 “听闻汉军马上要打过来了!”

 “汉军天兵一般,我等如何抵挡?”

 寻阳被破的消息如同狂风骤雨般席卷了整个军营,将士们纷纷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城中的吴军人心惶惶,每个人脸上都写满了不安与恐惧。

 孙权走进中军大营,只见众将官已齐聚一堂,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凝重。

 孙权简单地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袍服,努力使自己看起来镇定自若,但眼中流露出的阴郁却难以掩饰。

 他环顾四周,只见东吴大都督诸葛瑾站在最前方,他的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忧虑。

 孙权清了清嗓子,沉声说道:“诸位,寻阳城已被汉军攻破,汉军即将兵临皖县。此时,我吴国已到了生死存亡之际。是撤退还是继续留下来对付汉军,我们得要一个章程。”

 话音刚落,大营内便陷入了短暂的沉默。每个人都在思考着这个问题,每个人的心中都充满了忐忑与不安。

 就在这时,东吴大都督诸葛瑾站了出来,他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大王,我认为我们现在应该撤退。”

 他的声音坚定而有力,似乎想要用这种力量来稳定军心。

 “哦?大都督何出此言?”孙权微微皱眉,看着诸葛瑾问道。

 诸葛瑾解释道:“陛下,寻阳城失守,汉军势如破竹。我吴国虽然将士勇猛,但汉军人数众多,士气正盛。若此时与他们硬拼,只怕会损失惨重。再者,我吴国国土辽阔,人口众多,只要我们能够保存实力,日后必定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孙权听罢,点了点头,但眼中的阴郁并未散去。

 他知道诸葛瑾说的是实话,但他也明白,撤退并非易事。

 一旦撤退,吴国将失去大片领土,国力将大受影响。

 更重要的是,孙权不想让自己一手建立起来的吴国就这样轻易地败在汉军手中。

 就在孙权沉思之际,徐盛站了出来。

 他大声说道:“大王!臣认为我们不应该撤退!此时撤退,吴国就完了!我们应该与汉军决一死战!让汉军知道我吴国之勇!”

 徐盛的话音刚落,便引来了一阵议论声。

 有的人赞同徐盛的观点,认为应该与汉军决一死战;有的人则认为应该撤退,保存实力。

 大营内的气氛顿时变得紧张起来。

 “此时若撤,我吴国便真没有希望了。”徐盛几乎是哀求一般说道。

 此番出征,本来就是耗尽民力,若是无功而返,吴国明年,哦不,今年便可能有粮荒。

 此战不能退啊!

 孙权看着徐盛,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之色。

 他知道徐盛是一位勇猛的将领,他的话也代表了许多将士的心声。

 但他也明白,战争不仅仅是靠勇气就能取得胜利的。

 撤退,对于吴国来说,确实艰难。

 但好死不如赖活着。

 此番若是还在此地迎战汉军,那便是十死无生了。

 吴国直接就灭了。

 逃回去,会有变数的。

 还有魏国可以依靠!

 国际观瞻!

 兴许还会有希望!

 孙权沉吟片刻,缓缓说道:“徐将军的话虽然壮烈,但我们需要考虑的不仅仅是一时得失。我们要考虑的是如何最大限度地保存我吴国的实力。撤退虽然艰难,但却是我们目前唯一的选择。”

 说罢,孙权又看向了诸葛瑾和其他将领们:“诸位将军,孤意已决。我们即刻撤退!但撤退并非放弃,而是为了日后的反击做准备。我希望各位将军能够率领自己的部下,有序地撤退到后方,准备阻击汉军。”

 夜幕低垂,皖县城外的吴军大营内,紧张而有序地准备着撤退的事宜。

 士兵们忙碌地收拾行囊,将领们紧急商讨着撤退的计划。

 然而,就在吴军即将撤退之际,汉军却如潮水般从江上、路上掩杀而来,打破了原本平静的夜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