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雨落未敢愁

第624章 父慈子孝,仲谋落幕!(第2页)

 当然,传说也就只能听个乐子,此地之所以能够在历史上留下痕迹,还是因为他的地理位置十分关键。

 牛渚矶自古东障金陵,西屏八皖,是长江中游的咽喉,有“采石之险甲于东南”之说。

 故而,历代都在这里重点设防。

 据《后汉志》记载:“丹阳疆域独称,南有牛渚,东吴每宿重兵其地。”

 这大概是采石矶作为江防要地最早的记载。

 后汉兴平二年(公元195年),孙策从历阳出发,渡江直捣刘繇的牛渚营,夺取采石后,威震江东,开创了东吴立国的基业。

 孙策死后,孙权先后派周瑜、陆逊等名将在此屯兵,以稳定鼎立局面。

 然而,孙氏兴邦于此,却也失国于此。

 公元280年,司马炎派大军进攻牛渚,吴主孙皓命丞相张悌、丹阳太守沈莹领三万精兵迎战。

 在战前会议上,沈莹提出应当扼守采石,以逸待劳,张悌却硬要渡江作战。

 结果,吴军渡江后全军覆没,晋军则乘胜东下,直逼建业,灭亡了东吴。

 因采石之战得天下又失天下的,不唯三国时的东吴。

 南北朝时,南朝陈代江山也是得之于采石,又失之于采石。

 公元557年10月,梁敬帝被迫禅位于陈霸先。

 在此以前,陈霸先早就有代梁为陈的想法,曾派部将周铁虎在采石矶上游的东、西梁山立栅,以防江州驻军的袭击。

 陈霸先在这里制约不听他指挥的各地兵马,并重创前来进犯的北齐军,经过几次大的较量,羽毛渐丰,终于取代了梁朝。

 但陈代江山也是很短暂的,只有三十多年便被隋文帝杨坚所灭。

 公元589年冬,隋朝大将韩擒虎自历阳夜渡长江,凌晨占领采石。

 然后,隋军对陈实施南北夹击,一路势如破竹,很快就攻入建康,俘获了陈后主陈叔宝。

 可以这么说,拿下采石矶,基本上南朝是守不住的,没了长江天险,南朝就像是没了羽毛的鸟雀一般,彻底的飞不起来了。

 “间军司消息,据守此处的,乃是东吴大都督诸葛瑾,和前任都督陆逊。”

 费祎在一边说道。

 “如何,你们可有说降的把握?”

 刘禅将目光转向顾雍、张昭,以及新归附的潘璋身上。

 顾雍斟酌片刻,当即说道:“陛下,诸葛瑾与陆逊,皆吴王臂膀,要说降他们,恐怕不容易!”

 潘璋在这个时候,却是眼珠子转动。

 说动不得,却是可以诈得!

 潘璋对着刘禅行了一礼,在一边说道:“启禀陛下,末将有计:趁如今局势未明,牛渚中,诸葛瑾与陆逊并不知晓历阳情况,更不清楚我归降的消息,末将佯装历阳守不住,撤回牛渚,届时与大汉天兵里应外合,则牛渚必破!”

 “好!”

 有内奸,有二五仔,这个事情就是好办!

 “若将军能一战而定牛渚,朕必重赏!”

 重赏?

 潘璋眼睛顿时亮起来了。

 汉国皇帝打下吴国,不可能将建业作为汉国都城,大汉天子迟早是要回长安的。

 而他潘璋能否在江东之地做土霸王,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便看这一仗的了!

 。。。

 历阳城外,已经出现了汉军踪迹,若是其攻下历阳、牛渚,石头城,则建业不保。

 与其坐视等死,不如拼上一拼。

 不管是输是赢,也绝对不能让那刘禅小儿好过!

 孙权当即想要绝命一波。

 “召平将军杨粲、将军朱桓、建威将军吕范,将军陆逊入宫!”

 然而,孙权说完这番话之后,王宫中很是安静,似乎无人回答。

 “人呢?”

 孙权眉头一皱。

 “孤还没死呢!尔等若敢不奉诏?”

 偌大的吴王宫之中,便只有孙权的回音。

 “召将军杨粲、将军朱桓、建威将军吕范,将军陆逊入宫!”

 孙权又喊了一边。

 他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他的命令并没有得到立刻的回应。

 王宫中陷入了一片死寂,空气中弥漫着一种诡异的气氛。

 孙权眉头紧锁,心中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

 他还是不死心,再次大声呼喊:“人呢?孤还没死呢!尔等敢不奉诏?”

 他的声音在宫殿中回荡,却没有得到任何回应。

 这种沉默让他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惶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