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吃瓜吃到自己头上

    宋欢牵着阿弟背着一背篓平日常备的物品回到村里。

    走至大榕树下,就见大榕树河对岸一户人家,门口被脸熟的不脸熟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围的那叫个水泄不通。

    今儿又整出了什么热闹的活动?

    宋欢还在纠结去不去看热闹的时候,泪包少年刚从家里出来。

    “宋丫,去我家坐坐?喝杯水。”泪包少年面色有些不好。

    宋欢想了想还是点头。

    泪包少年她还算了解,平日里这个时候也不会这么特地跑出来叫自己留下,毕竟天色也不早了。

    宋欢带着阿弟进了泪包少年的家里,此时家中没有长辈,堂屋里正待着两位少年少女。

    少女已是妇人打扮。

    宋欢猜测,这应该就是泪包少年的大哥大嫂了。

    泪包少年也给双方做了介绍。

    双方互相寒暄几句,大嫂就去给宋欢姐弟去倒水。

    泪包少年则把今天发生的事情跟宋欢大致说了一下。

    宋欢诧异,居然有人跳河自尽?居然还没有人去报官?

    泪包少年以为宋欢长年在山里,对这些事情也不是很了解,就大致解释了一下,“一般这种情况,都是村里的里正出面的。”

    宋欢不解,按逻辑,出现这种情况得跟县令禀报,然后请仵作来验尸,这才能判断是否是他杀还是自杀吧?

    泪包少年的大哥这才说道,“一般在县城,或者距离县城比较近,家里殷实的人才会去报。而且出动的官爷越多,花费也越多。普通的就如今天这种情况,一般是里正问清楚后,私下解决就行了。”

    宋欢明白了,就是家里不宽裕,没那个时间精力把这种事情耗在报官上,而且这中间也就衙役来意思意思,人来的多,你还得负责人家的吃喝住。

    猜想还不能普通菜色,得有肉和米饭,毕竟是官爷,人家给你办事,你不给吃好点,人家还以为你看不起他,得罪一个官爷哪是普通百姓能承受得起的?

    所以这是宁愿私下解决,也不愿意叫官的原因。

    最多也只是想让里正偏帮自己,能多争取一些好处。

    所以一个村的里正若是不能公正办事,那一个村生活的也是水生火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