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标行(第2页)

    后来他名扬大江南北,又遍游各省,不知因何原因竟甘愿待在此处做一个小小标头。

    现在廊檐下围观这场打斗的李昌松,对着一旁的老徐老刘说道,“这么好的后生你们从哪儿挖来的?”

    老徐和老刘俱是哈哈一笑,老徐感叹道,“一切都是缘分啊。”

    李昌松一啐,“才多久不见,你们倒是开始学会卖关子了。”

    这边热闹,另一边宋欢额角冒汗,揉了揉被拳头打疼的肩膀和震得发麻的手臂。

    半步崩拳不是开玩笑的,即便郭运生只出了三成力道,宋欢对付得也很勉强。

    若说宋欢是力大无穷,那郭运生就是神力了。

    傅渊之心疼,关心道,“我去买跌打酒来。”

    宋欢摇摇头,“不用,过两天就好了。”

    她身体恢复能力还是很强的。

    傅渊之皱眉。

    江湖人的点到为止都这样凶猛?

    那他要重新定义江湖这个概念了。

    阳江府长隆标行在江湖上也算小有名气,这其中当然少不了郭运生这个人的加成。

    标行其实是一个很特殊的行业。

    官、商、江湖皆有来往。

    同官府有关系,又和黑道绿林有来往,其得益决定了这个时代标行的特殊性质。

    所以说标行生意有三硬:

    一是,官府有硬靠山。

    二是,绿林有硬关系。

    三是,自身有硬功夫。

    以上三者,缺一不可。

    听说,长隆标行在官府的靠山就是日月双鎏楼背后的主人。

    只是听说而已,最终解释权归长隆标行所有。

    至于挣钱收费问题,标行是按脚程远近、货物所值、危险程度取不同的“标利”。

    这个标利在此基础上还会根据委托对象进行划分。

    就是说对待不同的消费者,标行有不同的收费套餐。

    比如说,委托对象是商贾,一百两货物收利五两,十万两收利五千两。

    委托对象是官府,一万两收利五两,十万两收利五十两。

    官府比商贾少了十倍。

    两者之外的其他委托人则是,一千两收利四两半,十万两收四百五十两。

    所以士农工商,商的地位是真的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