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9章 此心安处是吾乡(切换视角)(第3页)


刘招孙对加官进爵之类不是很感兴趣,辽东羁縻之地,很快便将不保,如果皇上现在能多赏赐自己几万两银子或者几百头耕牛,刘招孙就谢天谢地了。

接下来的十多天时间,参将大人带着几位新近招募的民事官,每日在开原四郊忙碌分田。

开原城中死亡流散的九千三百亩多百姓民亩,也陆续划入军田。

这样以来,今年刘参将共计获得两万七千五百亩土地,这个数字只有他当初计划的一半,甚至还不到一半。

“这便是参将大人追求大道的结果,哈哈哈,参将大人高风亮节,康某不及,不及啊,”

给辽民分田的时候,康应乾不忘一直拿这个说事儿,以证明自己当初建议抢大户的正确性。

刘招孙没功夫搭理这个老油条,他将新占据的田地全部分给了辽民,当然还有些原先马林等将领的佃户,虽然这些人中很多都已经被建奴和溃兵杀死。

参将大人不准备再给战兵分田,他计划将这三千七百名战兵训练为职业军队,让他们彻底摆脱农业生产,当然,这样以来,他的粮食供应便会更为紧张。

事在人为,刘招孙现在感觉自己变成一个小学数学老师,每天睁开眼睛就要计算各种数字问题,大军粮草每日消耗,田地分配,种子购买·····

无论如何,追随刘招孙从浑江一路至此、将刘参将视为神明的辽东难民,在经历了家破人亡、千辛万苦后,终于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土地。

刘招孙规定,两千名壮丁每人分得十亩上田,前两年每年交四成地租,耕种三年后,每年只交两成。

这与当下辽东佃户们动辄六七成的佃租相比,已经算是很低很低了。

辽人感激涕零,更将刘招孙视作是拯救辽东的神明,有人在家中给参将大人立起了牌位供奉。

五月初的一天清晨,刘招孙巡营完毕,登上开原南门城楼,此时东方旭日升起,朝霞万里。

城南清河两岸,田亩之间遍布辛勤耕作的人们,鸡犬之声相闻,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初夏气息。

刘招孙望向南方,第一次感觉到自己和这个四百多年的世界如此竟然亲近。

金虞姬见刘招孙正望着南边出神,想起以前官人对自己说过,他很早以前是南方人,便以为官人是思乡情结,于是曼步上前,从身后搂住刘招孙,轻声道:

“官人,待平定了辽东,奴家随官人回南方,也看看你魂牵梦绕的故乡,好不好?”

刘招孙闭上眼睛,眼前浮现出前世故乡的草木,一种淡淡的乡愁洋溢心间。

他回过头,那双澄澈的大眼睛正望向自己,忍不住抚向金虞姬微红脸颊,对她笑道:

“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金虞姬,我虽生于南国,此生有你相伴,辽东亦可是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