惑君云闲风轻
第30章 第 30 章
打从上次想偷跑回京城被裴元嗣亲自捉回来后赵炳安就学老实了,裴元嗣命他寸步不离自己的身边,防止他再闹出些幺蛾子,教场上赵炳安无意发现有个长得很像左骁卫将军王渊家奴的卫兵趁着裴元嗣不备想搞偷袭。
赵炳安很聪明,立即寻间门隙将此事报告给了裴元嗣,裴元嗣在收拾完叛乱的契人、稳定好教场的局面之后,命决明和杨义武将此人盯住。
他则带着几十个亲卫从郊外的小路赶往城内,果不其然有几人趁他回城的路上设下埋伏,竟意图将他射杀于此,裴元嗣只活捉到了一名刺客,其余皆服毒自尽,这个刺客在服毒的时候被杨义武眼疾手快地阻拦了下来才保下一条性命,仅服用了半分剂量的毒药。
至于那名长得像王渊家奴的刺客……
裴元嗣面沉如水。
这些刺客都是典型的契人长相,要说王渊府里有契人的家奴也不足为奇,但刺客为何临死前要用刀划花了自己的脸?这显然是欲盖弥彰,八.九不离十!
裴元嗣去暗室亲自审问了那名刺客,刺客实在受不住酷刑拷打,只对于王渊命他来刺杀裴元嗣嫁祸谋反康察台的事情供认不讳,至于原因是什么他也不知内情。
并且因为毒已经深入肺腑,没过两刻钟的功夫此人就一命呜呼,成了一具冰冷的尸体。
杨义武蹲下摸了摸刺客冰冷的颈动脉,遗憾道:“都督,这人已经死了,也许康察台谋反与王渊脱不了干系,不如标下现在就去将王渊捉拿归案?”
“不可,”裴元嗣抬手制止,“康察台现在逃出了灵州,他手里握有从卫所偷出去的灵州布防图,倘若此图落入了契国手中,后果将不堪设想。”
“那该怎么办?”杨、赵二人异口同声。
正说着,决明敲门道:“大爷,李指挥使来了!”
李指挥使满头大汗地跑来了都督府,一个晚上筹措了整个灵州、附近通、豫三州卫所共计五千兵马,裴元嗣要用这五千兵马进讨康察台。
康察台离开灵州前烧杀了按察使司与卫所八人,其中包括大官两名,这一路逃亡的路上又四处抢掠,引得无数契人相附,城郊的养马场被他抢走的骏马不计其数。
倘若不趁早抓获康察台,只怕后果不堪设想。
而且裴元嗣笃定,王渊与高遂怕是知道他这次到灵州来不单单是为了巡边,怕他查到自己的头上,索性先下手为强要他的性命,在来灵州之前的那群常山山匪定与王、高脱不了干系。
即使王渊和高遂要叛乱也成不了气候,可康察台以前就是契族的大将,因为上一任的朔方指挥使诛杀契人降将以及阿思阔降而复叛一事已经害得契人对大周怨声载道,孰轻孰重裴元嗣在顷刻之间门心中就已经有了决断。
……
三七把盔甲送到了阿萦的手中。
刚受了伤又要出去打仗,裴元嗣原本以为阿萦又会埋怨他不爱惜自己的身体,没想到这次阿萦却什么都没有说,甚至也没问,沉默地替他换上了盔甲。
直到他换好一身行当要走时,阿萦忽然从身后抱住他,避开他的伤口,将温热的脸贴在他后背冰冷的甲片上。
“大爷把我也带去好不好,我可以照顾您,我不想离开您……”
“胡闹,我是去打仗,怎能带你一个妇人。”
裴元嗣低声斥道。他转过身来,他一夜没休息,她亦是陪着他一整夜都没睡,眼底浮着淡淡的青,神情憔悴而无措。
看着她那双满是企盼担忧的杏眼,裴元嗣在这一刻生了恻隐之心。
其实他不该把阿萦留下来。
至少是不该留在灵州。
康察台顺利抓获后,王渊和高遂会安心地等着他大军凯旋回来查办他们吗?
不,一定不会。
可是带走阿萦,无异于是宣告二人他对他们已有防备警惕。
所以裴元嗣非但不能带走阿萦,反而要让她一直留在都督府中,将这样一个后方交给王渊和高遂,以此显示他对他们并无猜忌。
裴元嗣看着她,粗糙的指腹在她娇嫩的脸颊上轻轻摩挲流连。
如果两人可以有一个女儿,他希望女儿可以像阿萦一样美丽、懂事、善良、天真烂漫……
不能再心软。
裴元嗣推开阿萦,转身大步离去。
……
裴元嗣一走,阿萦脸上的泫然欲泣的表情瞬间门荡然无存。
她气得几乎要发疯!
她刚刚在窗下偷听到了,杨义武说王渊意图刺杀裴元嗣,王渊王渊,此人可不就是成嘉帝派遣驻扎在朔方的朝廷大官?
现在裴元嗣抓住了王渊的刺客,那王渊担心事迹败露,肯定要反,裴元嗣却为了抓获康察台把她留在灵州,若是王渊想用她要挟裴元嗣,把她给抓走弄死了怎么办?!
她是想报仇、想自保,但是现在大仇还未得报,沈明淑还没死,要是她先死在了灵州,这笔买卖简直太不划算!
男人果然没有一个好东西!
阿萦恨恨地,抓起桌上裴元嗣刚喝过的茶盏就狠狠地丢了出去。
那茶盏撞到门框上一声闷响,吓得门外站着的人赶忙离开,茶盏又咕噜噜地滚到了地毯上。
阿萦眯眼看着门外匆匆离开的女子,走上前俯身把茶盏又捡起来,紧紧地握在了掌心。
-
裴元嗣带着五千兵马浩浩荡荡地出了城,与此同时,一直跟着他寸步不离的决明却在黎明之前偷偷潜回了都督府。
康察台叛乱当日,高遂也在教场,教场上高遂的契人刺客没能杀成裴元嗣,裴元嗣抄小道入城,刺客又再次失败,第二日高遂与王渊跟着李指挥使一道眼睁睁地看着裴元嗣率领着五千进讨康察台的兵马出了城,二人皆是忧心不已。
“你的那些刺客都不中用,裴元嗣又没死成,这次若是康察台也杀不了他,等他拎着康察台的头颅回来之日,便是你我二人命丧黄泉之时!”高遂警告王渊道。
王渊不以为意道:“康察台这不长脑子的胡蛮子都尚且知道不能坐以待毙,如若裴元嗣真要查办你我二人,大不了我们也反了,投靠契人便是!”
王渊与高遂二人在朔方待了快十年,两人皆是从卫所的小旗凭借着真刀实枪拼杀出来的军功一步步往上爬,最后有幸得贵人的赏识才爬到了如今的位置。
荣华富贵迷人眼,朝廷发放的军饷那么少,打仗的时候让他们拼死拼活不要命,闲时还要让他们那些军户自己种地自给自足,扣的不愿多拿一分钱。
他们打仗是为了啥,不就是为了当大官,为了吃香喝辣封妻荫子、享清福的吗?世世代代做军户的日子却根本不像他们当初想的那样美好,自己遭罪也就算了,还要让自己的子孙后代也跟着遭罪。
一开始只是尝到了一点甜头,想多拿一笔银子养家糊口,过好日子。
后来深陷泥淖难以自拔,为人做事身不由己。
如今裴元嗣要查办他们,官逼民反,他们也不过是自保之举。
再说康察台逃出灵州之后一路烧杀抢掠,涉河出塞,附近州县无不深受其害,更引得无数契族的小势力归附,竟当真形成了一个约有一万余人的壮大队伍。
康察台由此自称可汗,彻底与大周决裂。
裴元嗣率领五千兵马,夤夜疾驰日行百里,终于在三日之后的庆州合和关追上了康察台。
李指挥使用千里眼观察远处的营帐和灶台,建议道:“都督,今夜有雾,且时候已经不早,我军昼夜奔波,舟车劳顿,不如今夜暂歇,明日再行进攻?”
赵炳安疯狂点头说好,杨义武疲倦表示赞同,从灵州城出城开始,他们这五千人已经三天三夜没有合眼了,现在不用给他把椅子,站着都能合眼睡着!
裴元嗣冷冷看了赵炳安一眼,“抽你几鞭子你就不困了。”
赵炳安打到一半的哈欠收了回去。
裴元嗣用千里眼看了山下约莫有一盏茶的时间门,康察台料定夜里下雾他不可能进攻,那他裴元嗣偏要反其道而行之,出其不备。
赵炳安很聪明,立即寻间门隙将此事报告给了裴元嗣,裴元嗣在收拾完叛乱的契人、稳定好教场的局面之后,命决明和杨义武将此人盯住。
他则带着几十个亲卫从郊外的小路赶往城内,果不其然有几人趁他回城的路上设下埋伏,竟意图将他射杀于此,裴元嗣只活捉到了一名刺客,其余皆服毒自尽,这个刺客在服毒的时候被杨义武眼疾手快地阻拦了下来才保下一条性命,仅服用了半分剂量的毒药。
至于那名长得像王渊家奴的刺客……
裴元嗣面沉如水。
这些刺客都是典型的契人长相,要说王渊府里有契人的家奴也不足为奇,但刺客为何临死前要用刀划花了自己的脸?这显然是欲盖弥彰,八.九不离十!
裴元嗣去暗室亲自审问了那名刺客,刺客实在受不住酷刑拷打,只对于王渊命他来刺杀裴元嗣嫁祸谋反康察台的事情供认不讳,至于原因是什么他也不知内情。
并且因为毒已经深入肺腑,没过两刻钟的功夫此人就一命呜呼,成了一具冰冷的尸体。
杨义武蹲下摸了摸刺客冰冷的颈动脉,遗憾道:“都督,这人已经死了,也许康察台谋反与王渊脱不了干系,不如标下现在就去将王渊捉拿归案?”
“不可,”裴元嗣抬手制止,“康察台现在逃出了灵州,他手里握有从卫所偷出去的灵州布防图,倘若此图落入了契国手中,后果将不堪设想。”
“那该怎么办?”杨、赵二人异口同声。
正说着,决明敲门道:“大爷,李指挥使来了!”
李指挥使满头大汗地跑来了都督府,一个晚上筹措了整个灵州、附近通、豫三州卫所共计五千兵马,裴元嗣要用这五千兵马进讨康察台。
康察台离开灵州前烧杀了按察使司与卫所八人,其中包括大官两名,这一路逃亡的路上又四处抢掠,引得无数契人相附,城郊的养马场被他抢走的骏马不计其数。
倘若不趁早抓获康察台,只怕后果不堪设想。
而且裴元嗣笃定,王渊与高遂怕是知道他这次到灵州来不单单是为了巡边,怕他查到自己的头上,索性先下手为强要他的性命,在来灵州之前的那群常山山匪定与王、高脱不了干系。
即使王渊和高遂要叛乱也成不了气候,可康察台以前就是契族的大将,因为上一任的朔方指挥使诛杀契人降将以及阿思阔降而复叛一事已经害得契人对大周怨声载道,孰轻孰重裴元嗣在顷刻之间门心中就已经有了决断。
……
三七把盔甲送到了阿萦的手中。
刚受了伤又要出去打仗,裴元嗣原本以为阿萦又会埋怨他不爱惜自己的身体,没想到这次阿萦却什么都没有说,甚至也没问,沉默地替他换上了盔甲。
直到他换好一身行当要走时,阿萦忽然从身后抱住他,避开他的伤口,将温热的脸贴在他后背冰冷的甲片上。
“大爷把我也带去好不好,我可以照顾您,我不想离开您……”
“胡闹,我是去打仗,怎能带你一个妇人。”
裴元嗣低声斥道。他转过身来,他一夜没休息,她亦是陪着他一整夜都没睡,眼底浮着淡淡的青,神情憔悴而无措。
看着她那双满是企盼担忧的杏眼,裴元嗣在这一刻生了恻隐之心。
其实他不该把阿萦留下来。
至少是不该留在灵州。
康察台顺利抓获后,王渊和高遂会安心地等着他大军凯旋回来查办他们吗?
不,一定不会。
可是带走阿萦,无异于是宣告二人他对他们已有防备警惕。
所以裴元嗣非但不能带走阿萦,反而要让她一直留在都督府中,将这样一个后方交给王渊和高遂,以此显示他对他们并无猜忌。
裴元嗣看着她,粗糙的指腹在她娇嫩的脸颊上轻轻摩挲流连。
如果两人可以有一个女儿,他希望女儿可以像阿萦一样美丽、懂事、善良、天真烂漫……
不能再心软。
裴元嗣推开阿萦,转身大步离去。
……
裴元嗣一走,阿萦脸上的泫然欲泣的表情瞬间门荡然无存。
她气得几乎要发疯!
她刚刚在窗下偷听到了,杨义武说王渊意图刺杀裴元嗣,王渊王渊,此人可不就是成嘉帝派遣驻扎在朔方的朝廷大官?
现在裴元嗣抓住了王渊的刺客,那王渊担心事迹败露,肯定要反,裴元嗣却为了抓获康察台把她留在灵州,若是王渊想用她要挟裴元嗣,把她给抓走弄死了怎么办?!
她是想报仇、想自保,但是现在大仇还未得报,沈明淑还没死,要是她先死在了灵州,这笔买卖简直太不划算!
男人果然没有一个好东西!
阿萦恨恨地,抓起桌上裴元嗣刚喝过的茶盏就狠狠地丢了出去。
那茶盏撞到门框上一声闷响,吓得门外站着的人赶忙离开,茶盏又咕噜噜地滚到了地毯上。
阿萦眯眼看着门外匆匆离开的女子,走上前俯身把茶盏又捡起来,紧紧地握在了掌心。
-
裴元嗣带着五千兵马浩浩荡荡地出了城,与此同时,一直跟着他寸步不离的决明却在黎明之前偷偷潜回了都督府。
康察台叛乱当日,高遂也在教场,教场上高遂的契人刺客没能杀成裴元嗣,裴元嗣抄小道入城,刺客又再次失败,第二日高遂与王渊跟着李指挥使一道眼睁睁地看着裴元嗣率领着五千进讨康察台的兵马出了城,二人皆是忧心不已。
“你的那些刺客都不中用,裴元嗣又没死成,这次若是康察台也杀不了他,等他拎着康察台的头颅回来之日,便是你我二人命丧黄泉之时!”高遂警告王渊道。
王渊不以为意道:“康察台这不长脑子的胡蛮子都尚且知道不能坐以待毙,如若裴元嗣真要查办你我二人,大不了我们也反了,投靠契人便是!”
王渊与高遂二人在朔方待了快十年,两人皆是从卫所的小旗凭借着真刀实枪拼杀出来的军功一步步往上爬,最后有幸得贵人的赏识才爬到了如今的位置。
荣华富贵迷人眼,朝廷发放的军饷那么少,打仗的时候让他们拼死拼活不要命,闲时还要让他们那些军户自己种地自给自足,扣的不愿多拿一分钱。
他们打仗是为了啥,不就是为了当大官,为了吃香喝辣封妻荫子、享清福的吗?世世代代做军户的日子却根本不像他们当初想的那样美好,自己遭罪也就算了,还要让自己的子孙后代也跟着遭罪。
一开始只是尝到了一点甜头,想多拿一笔银子养家糊口,过好日子。
后来深陷泥淖难以自拔,为人做事身不由己。
如今裴元嗣要查办他们,官逼民反,他们也不过是自保之举。
再说康察台逃出灵州之后一路烧杀抢掠,涉河出塞,附近州县无不深受其害,更引得无数契族的小势力归附,竟当真形成了一个约有一万余人的壮大队伍。
康察台由此自称可汗,彻底与大周决裂。
裴元嗣率领五千兵马,夤夜疾驰日行百里,终于在三日之后的庆州合和关追上了康察台。
李指挥使用千里眼观察远处的营帐和灶台,建议道:“都督,今夜有雾,且时候已经不早,我军昼夜奔波,舟车劳顿,不如今夜暂歇,明日再行进攻?”
赵炳安疯狂点头说好,杨义武疲倦表示赞同,从灵州城出城开始,他们这五千人已经三天三夜没有合眼了,现在不用给他把椅子,站着都能合眼睡着!
裴元嗣冷冷看了赵炳安一眼,“抽你几鞭子你就不困了。”
赵炳安打到一半的哈欠收了回去。
裴元嗣用千里眼看了山下约莫有一盏茶的时间门,康察台料定夜里下雾他不可能进攻,那他裴元嗣偏要反其道而行之,出其不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