惑君云闲风轻
第55章 第 55 章
阿萦淋雨受惊的事情到底惊动了兖国大长公主,事涉国公府子嗣,兖国大长公主不得不谨慎。
“阿萦可有事,孩子怎么样?”
怡禧堂,雨停之后兖国大长公主立即让丫鬟请来了裴元嗣。
祖母一把年纪了还要操心他的子嗣,对上兖国大长公主担忧慈爱的目光,裴元嗣羞愧道:“孩子无事,让祖母担心了,”顿了顿,“她吃过保胎药后已经歇下了,人也没有大碍。”
兖国大长公主这才松了一口气,“大人孩子都没事就好,这女子怀胎前三个月与后三个月是最为要紧的时候,剩下这几个月若没什么大事,就让阿萦莫要出门了,库房的药材补品也都紧着她些,老三媳妇不会小气。”
裴家如今管家的是三夫人陆氏。
裴元嗣恭敬应是。
兖国大长公主喝了口茶,话音又一转道:“我虽说常年在怡禧堂深居简出,但人还远没到老眼昏花的程度,听说这些时日你回后院都得到二更天的功夫,怎么,这是与阿萦闹别扭了?”
老人家含笑看着下首的长孙,眼神里甚至带了几分打趣调侃。
裴元嗣不太自在地垂了眼,“与她无关,是近来都督府事忙,孙儿日后会多注意劳逸结合。”
兖国大长公主闻言先是一怔,继而摇头笑了笑。
“那就好。”
裴元嗣亲自抱着阿萦回了归仁院,又打发三七找来郭太医、让膳房煎上了保胎药,事情传到赵氏的耳朵里,赵氏担心阿萦肚子里的乖孙出事,此时也不顾上跟儿子别苗头了,巴巴跑来了归仁院看阿萦。
裴元嗣冷冷淡淡地告诉她阿萦和孩子没事,赵氏趁机提出要留下和阿萦说话,裴元嗣便说阿萦歇下了让她改日再来,话里话外堵得她哑口无言。
赵氏忍着怒全程看了儿子的臭脸,热脸贴上冷屁股,回去之后气得她直骂白眼狼。
显见人家两个是床头吵架床尾和了,只有她一个是多余的。
她这操心操力地究竟是为了谁啊,还不是为了这不孝子,胳膊肘子老往外面拐养不熟的臭儿子!
赵氏越想越咽不下这口气,以前沈明淑在时她到处吃沈明淑的气也就罢了,沈明淑手段阴狠高超,她不知多憋屈。
现在换成阿萦儿子又护得严严实实的,她想逞威风都逞不出名堂,可阿萦身份卑微,不过是个姨娘,她收拾收拾她怎么了,她就是打骂她也得忍着,谁让她就是个以色侍人的玩意儿!
赵氏很担心儿子走他祖父和老子爹的老路,哭哭啼啼地找上了兖国大长公主。
“这儿大不由娘,当娘真是不容易啊,儿媳看着阿萦有孕不方便,好心好意地想帮他收个通房伺候他的起居,谁知反被他刺一顿说我多管闲事。”
“这天底下哪有儿子训娘的,传出去我这张老脸还要不要了,娘,您可得给儿媳做主啊!”
赵氏一面嘤嘤假哭一面打量着婆母兖国大长公主的脸色。
兖国大长公主头疼道:“这是你们娘俩的事儿,你找嗣哥儿哭去,找我没用,我一把老骨头老筋的不知道什么就没了。”
赵氏扭着帕子急道:“娘您这是说的什么话,要是嗣哥儿听我的我也不至于来找您了!”
“他要是宠他的正头夫人我没意见,但阿萦就是个妾,我不能由着他这么胡来!您就劝他两句,从小到大他最听您的,娘……”
赵氏跑到兖国大长公主膝下好声好气地求道。
兖国大长公主无奈应下道:“改日我寻嗣哥儿说一说,嗣哥儿听不听是他的事。眉娘,你今年也有四十八了罢?我记得你刚入府时就这个脾气,几十年了都不待改一改,嗣哥儿是个成家立业的男人了,你的那些心思他难道看不出来?他不说那是给你面子,你就收着些罢!”
兖国大长公主做了近五十年的裴家妇,持家素来勤勉简朴,裴家上下无人不敬重,她极少说重话,赵氏听了这话老脸禁不住一红,知道婆母是在提点敲打她,连忙顾左言右其它讪讪地告辞离去了。
兖国大长公主贴身的杨嬷嬷就走到罗汉床前为主子添了盏热茶,安慰道:“大爷一向稳重自持,克己复礼,大长公主不必过于担心。”
清透馨香的茶水在白瓷茶碗底中映出琥珀色的光辉,兖国大长公主略吃了两口,按着太阳穴叹道:“未必。”
她不过试探着打趣了一句孙子便立即出言将阿萦撇清,难道她能看不出来孙子这是在回护着阿萦吗,他甚至不愿让她担半分罪责。
“眉娘的所作所为无可厚非,她错在不该急于求成,挑拨离间,这本是嗣哥儿最厌恶之事。嗣哥儿早就不是当年那个七八岁在她膝下任由她摆布的小孩子了。”
当年懒得管,现在便是想管也插不上手,这能怪的了谁?
若是她当年那早夭的一双儿女能平安康健,她必定细心呵护将儿女抚养长大。
母子之间的情分本不过短短几十载,转瞬即逝,不该因怨生分龃隙。
兖国大长公主叹了口气。
这场连绵细雨一直淅淅沥沥下到午后方停,到晚间依旧阴云不散,半夜转大,雨声噼里啪啦摔打在窗外的芭蕉叶上。
桌上零星散落着几只空酒壶,有小丫鬟听到雨声,赶紧下了床披上衣服悄悄进屋替主人关窗,恍惚间听到主人在喊什么,小丫鬟举着灯疑惑地走近,小心翼翼拉开帐子一角。
只见冷清的帐子里男人满脸通红地躺在床上,看起来像是喝了不少酒,口中还喃喃自语地不知念叨着谁。
小丫鬟忍不住好奇凑近了去听,男人却又没了声响。
“萦娘……”
徐湛做了个梦。
梦里他亲吻着阿萦,阿萦却没有拒绝他,他欣喜若狂,将她抱到床上,她温驯地顺从着他,杏眼如水唤他表哥,徐湛甚至能感觉到她那两片香软红唇湿润的温度。
突然他想到什么,慌乱地停下来伸手去解开她的衣襟。
衣襟解开,高高耸起的小腹果然藏在她的衣下,她也在一瞬间由羞涩变为厌恶,哭着捶打他道:“你这禽兽,你怎么可以在我娘的忌日这样对我!放开我,我讨厌你!”
“大人,大人……”
徐湛霍然从梦中惊醒,一低头发现他怀中抱的女子竟不是阿萦,而是他屋里的丫鬟,丫鬟满脸羞涩地望着他,眼含期待,显然误以为主子要与她行云.雨之欢。
徐湛呆怔片刻,松开她道:“是我冒犯了你。”
他语气歉疚温和,丫鬟却一下子白了脸,捂着衣襟哭着跑了出去。
徐湛下了床,失落地坐到窗边。
雨越下越大,风声雨声入耳。
一年多前,正逢成嘉帝命翰林院修撰前朝史,前朝前一百年由卫国公裴元嗣修撰,后一百五十年则交给了翰林院负责,刚刚入朝为官不久的徐湛随着上峰前往南京搜集民间史料,在到达南京后不久收到阿萦的小厮周文禄写给他的信。
“阿萦可有事,孩子怎么样?”
怡禧堂,雨停之后兖国大长公主立即让丫鬟请来了裴元嗣。
祖母一把年纪了还要操心他的子嗣,对上兖国大长公主担忧慈爱的目光,裴元嗣羞愧道:“孩子无事,让祖母担心了,”顿了顿,“她吃过保胎药后已经歇下了,人也没有大碍。”
兖国大长公主这才松了一口气,“大人孩子都没事就好,这女子怀胎前三个月与后三个月是最为要紧的时候,剩下这几个月若没什么大事,就让阿萦莫要出门了,库房的药材补品也都紧着她些,老三媳妇不会小气。”
裴家如今管家的是三夫人陆氏。
裴元嗣恭敬应是。
兖国大长公主喝了口茶,话音又一转道:“我虽说常年在怡禧堂深居简出,但人还远没到老眼昏花的程度,听说这些时日你回后院都得到二更天的功夫,怎么,这是与阿萦闹别扭了?”
老人家含笑看着下首的长孙,眼神里甚至带了几分打趣调侃。
裴元嗣不太自在地垂了眼,“与她无关,是近来都督府事忙,孙儿日后会多注意劳逸结合。”
兖国大长公主闻言先是一怔,继而摇头笑了笑。
“那就好。”
裴元嗣亲自抱着阿萦回了归仁院,又打发三七找来郭太医、让膳房煎上了保胎药,事情传到赵氏的耳朵里,赵氏担心阿萦肚子里的乖孙出事,此时也不顾上跟儿子别苗头了,巴巴跑来了归仁院看阿萦。
裴元嗣冷冷淡淡地告诉她阿萦和孩子没事,赵氏趁机提出要留下和阿萦说话,裴元嗣便说阿萦歇下了让她改日再来,话里话外堵得她哑口无言。
赵氏忍着怒全程看了儿子的臭脸,热脸贴上冷屁股,回去之后气得她直骂白眼狼。
显见人家两个是床头吵架床尾和了,只有她一个是多余的。
她这操心操力地究竟是为了谁啊,还不是为了这不孝子,胳膊肘子老往外面拐养不熟的臭儿子!
赵氏越想越咽不下这口气,以前沈明淑在时她到处吃沈明淑的气也就罢了,沈明淑手段阴狠高超,她不知多憋屈。
现在换成阿萦儿子又护得严严实实的,她想逞威风都逞不出名堂,可阿萦身份卑微,不过是个姨娘,她收拾收拾她怎么了,她就是打骂她也得忍着,谁让她就是个以色侍人的玩意儿!
赵氏很担心儿子走他祖父和老子爹的老路,哭哭啼啼地找上了兖国大长公主。
“这儿大不由娘,当娘真是不容易啊,儿媳看着阿萦有孕不方便,好心好意地想帮他收个通房伺候他的起居,谁知反被他刺一顿说我多管闲事。”
“这天底下哪有儿子训娘的,传出去我这张老脸还要不要了,娘,您可得给儿媳做主啊!”
赵氏一面嘤嘤假哭一面打量着婆母兖国大长公主的脸色。
兖国大长公主头疼道:“这是你们娘俩的事儿,你找嗣哥儿哭去,找我没用,我一把老骨头老筋的不知道什么就没了。”
赵氏扭着帕子急道:“娘您这是说的什么话,要是嗣哥儿听我的我也不至于来找您了!”
“他要是宠他的正头夫人我没意见,但阿萦就是个妾,我不能由着他这么胡来!您就劝他两句,从小到大他最听您的,娘……”
赵氏跑到兖国大长公主膝下好声好气地求道。
兖国大长公主无奈应下道:“改日我寻嗣哥儿说一说,嗣哥儿听不听是他的事。眉娘,你今年也有四十八了罢?我记得你刚入府时就这个脾气,几十年了都不待改一改,嗣哥儿是个成家立业的男人了,你的那些心思他难道看不出来?他不说那是给你面子,你就收着些罢!”
兖国大长公主做了近五十年的裴家妇,持家素来勤勉简朴,裴家上下无人不敬重,她极少说重话,赵氏听了这话老脸禁不住一红,知道婆母是在提点敲打她,连忙顾左言右其它讪讪地告辞离去了。
兖国大长公主贴身的杨嬷嬷就走到罗汉床前为主子添了盏热茶,安慰道:“大爷一向稳重自持,克己复礼,大长公主不必过于担心。”
清透馨香的茶水在白瓷茶碗底中映出琥珀色的光辉,兖国大长公主略吃了两口,按着太阳穴叹道:“未必。”
她不过试探着打趣了一句孙子便立即出言将阿萦撇清,难道她能看不出来孙子这是在回护着阿萦吗,他甚至不愿让她担半分罪责。
“眉娘的所作所为无可厚非,她错在不该急于求成,挑拨离间,这本是嗣哥儿最厌恶之事。嗣哥儿早就不是当年那个七八岁在她膝下任由她摆布的小孩子了。”
当年懒得管,现在便是想管也插不上手,这能怪的了谁?
若是她当年那早夭的一双儿女能平安康健,她必定细心呵护将儿女抚养长大。
母子之间的情分本不过短短几十载,转瞬即逝,不该因怨生分龃隙。
兖国大长公主叹了口气。
这场连绵细雨一直淅淅沥沥下到午后方停,到晚间依旧阴云不散,半夜转大,雨声噼里啪啦摔打在窗外的芭蕉叶上。
桌上零星散落着几只空酒壶,有小丫鬟听到雨声,赶紧下了床披上衣服悄悄进屋替主人关窗,恍惚间听到主人在喊什么,小丫鬟举着灯疑惑地走近,小心翼翼拉开帐子一角。
只见冷清的帐子里男人满脸通红地躺在床上,看起来像是喝了不少酒,口中还喃喃自语地不知念叨着谁。
小丫鬟忍不住好奇凑近了去听,男人却又没了声响。
“萦娘……”
徐湛做了个梦。
梦里他亲吻着阿萦,阿萦却没有拒绝他,他欣喜若狂,将她抱到床上,她温驯地顺从着他,杏眼如水唤他表哥,徐湛甚至能感觉到她那两片香软红唇湿润的温度。
突然他想到什么,慌乱地停下来伸手去解开她的衣襟。
衣襟解开,高高耸起的小腹果然藏在她的衣下,她也在一瞬间由羞涩变为厌恶,哭着捶打他道:“你这禽兽,你怎么可以在我娘的忌日这样对我!放开我,我讨厌你!”
“大人,大人……”
徐湛霍然从梦中惊醒,一低头发现他怀中抱的女子竟不是阿萦,而是他屋里的丫鬟,丫鬟满脸羞涩地望着他,眼含期待,显然误以为主子要与她行云.雨之欢。
徐湛呆怔片刻,松开她道:“是我冒犯了你。”
他语气歉疚温和,丫鬟却一下子白了脸,捂着衣襟哭着跑了出去。
徐湛下了床,失落地坐到窗边。
雨越下越大,风声雨声入耳。
一年多前,正逢成嘉帝命翰林院修撰前朝史,前朝前一百年由卫国公裴元嗣修撰,后一百五十年则交给了翰林院负责,刚刚入朝为官不久的徐湛随着上峰前往南京搜集民间史料,在到达南京后不久收到阿萦的小厮周文禄写给他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