惑君云闲风轻

第66章 第 66 章

    翌日, 裴元嗣起床时阿萦还在沉沉睡着,眼底浮着淡淡的青, 连他何时离开都不知道。
 

    裴元嗣简单洗漱, 去了怡禧堂。
 

    大长公主上了年纪,歇得早起得也早,这会儿正准备用早膳。
 

    看见大孙子过来, 忙让丫鬟再去添双碗筷过来。
 

    裴元嗣对丫鬟道“我与祖母吃一样的就行。”
 

    食不言,寝不语,祖孙两人用完早膳已是两刻钟之后, 太夫人赵氏打着哈欠被一群丫鬟们拥簇着从撷芳院过来, 疑惑地看着儿子道“你大早上叫我过来作甚”
 

    裴元嗣转向兖国大长公主,兖国大长公主示意赵氏落座, 左右屏退。
 

    裴元嗣开口刚说了两句,赵氏眉头就竖了起来,愤怒道“是不是陆蕙容向你告的状分明是她订的那些花儿品相不好,那不是拿钱糊弄人吗我让她换了怎么了, 既要管家权又要好名声, 这世上哪有这么好的事儿她自己做错还不许人说了, 我看她就是装病”
 

    裴元嗣左拳紧握,沉声道“娘以为人人都与你一般作想弟妹不愿一家生嫌,始终忍气吞声, 此事乃管家告知与我。”
 

    “今日孙儿便请祖母做个见证, 从今往后,若我再风闻太夫人欺负三夫人,被人告到我面前,休怪我这个为人子的对您不留情面,秋娘”
 

    裴元嗣突然喝了一声, 秋娘走进来胆战心惊跪在地上。
 

    裴元嗣淡淡道“太夫人由你盯着,她若犯错,我第一个拿你开刀,将你全家老小逐出京城”
 

    秋娘白着脸退了下去。
 

    赵氏大为恼怒,指着裴元嗣口不择言道“你这是做什么,给我下马威是吧我和陆蕙容的事你何必牵扯到秋娘,裴肃之,你这不孝子,你干脆把你老娘也赶出京城”
 

    本朝最重孝道,赵氏骂裴元嗣不孝,被最擅风闻言事的言官们听去只怕不能善了兖国大长公主顿时色变,“啪”的一声将茶盏重重放到桌上,“住口眉娘你给我坐下”
 

    若说赵氏对儿子畏惧有五分,那对婆母兖国大长公主的畏惧敬重便有八分,而这八分一半是因为婆母尊贵的大长公主身份,一半是因为年轻时她曾见过婆母雷霆震怒收拾后宅的模样,有时简直和儿子是如出一辙。
 

    所以别看如今大长公主平日里最是平和宽厚不过,那是因为她不想以势压人刻意收敛,稍一冷眼皱眉那通身不怒自威的气派便吓得赵氏立即乖乖坐了回去。
 

    “一笔写不出两个裴字,你是长辈,蕙容是你侄媳妇,素日里见你最是恭敬,什么话能说,什么话不能说,你都是抱孙子的年纪了还不清楚”
 

    兖国大长公主严厉道“家和万事兴,别捏着一尺不放五寸,若是一家人什么都斤斤计较这个家还像样吗”叫来杨嬷嬷道“去我库房里拿两根老参和今年陛下新赐的血燕给三夫人送去。”
 

    赵氏心里不服气,面上硬着头皮道“媳妇回去后就叫人把一百两银子给蕙容补上。”
 

    兖国大长公主半阖眼没理她。
 

    赵氏讪讪地住了嘴。
 

    裴元嗣接着说第二件事,“日后管家之权,三弟媳和阿萦一人一半。”
 

    赵氏惊讶得嘴巴都快装下一个鸡蛋,蓦地瞪圆眼看向儿子。
 

    那个小家子气就爱哭哭啼啼的阿萦,儿子竟要她来管家
 

    她险些以为自己听错了
 

    兖国大长公主显然也不太赞同,“肃之,你可想好了,阿萦没有管家的经验,你真想把管家权拿出一半交给她”
 

    裴元嗣垂眼平静道“孙儿昨晚想了一夜。”
 

    他没有多说废话,但想了一夜必定是经过了深思熟虑,兖国大长公主颔首道“好吧,既然你已经决定了,祖母便答应你。”
 

    裴元嗣微拧的剑眉松开少许,恳切道“祖母也说她没有管家的经验,不知可否让她每日来一趟怡禧堂,叨扰祖母半个时辰学习如何管家”
 

    “娘,这不成”赵氏着急地看着兖国大长公主,她当然不愿婆婆同意,她曾经当着儿子的面好几次叫阿萦下不来台,这小狐狸精肯定早就在心里记恨她了,她宁可让陆氏继续管家
 

    兖国大长公主知道裴元嗣心意已决,她没有理会儿媳妇焦急的眼色,淡笑道“没有什么叨扰不叨扰的,横竖我整日闲着也是没事,她一个漂亮年轻的小媳妇领着绥绥过来我这里还能热闹些。”
 

    兖国大长公主都拍了板,这事情就这么定下了,赵氏无力回天。
 

    从怡禧堂出来,裴元嗣紧接着去了前院书房命三七叫来陈庆夫妇,以前沈明淑当家时是胡大夫妇联合管家,如今风水轮流转,胡大夫妇早就回家养老了,裴元嗣交代完陈庆夫妇上朝的时间已是迫在眉睫,为避免迟到在前院匆匆换了身官服便赶紧骑着马赶去上朝了。
 

    锦香院。
 

    阿萦尚不知这一大早偌大的卫国公府发生了何天翻地覆的大事。
 

    她揉着酸疼的腰身起床,心想怪不得裴元嗣最近晚上都格外热情卖力,原来是别有所图。
 

    他忽然在子嗣上这么着急,阿萦疑心定是有别的原因,但这男人有心事和主意的时候又总喜欢憋着不愿告诉她,她又不能撬开他的脑袋和嘴巴钻进去打听。
 

    怡禧堂的杨嬷嬷来了。
 

    阿萦吃完饭刚哄着绥绥读爹爹给她做的绘本,听说是杨嬷嬷来了心里还十分诧异。
 

    稀客
 

    杨嬷嬷笑道“大长公主说想绥姐儿了,让我过来瞧瞧绥姐儿睡醒了没”
 

    “您稍等。”阿萦忙起身招呼丫鬟们给小绥绥穿衣服。
 

    绥绥眼睛大皮肤白,穿红的衣服就格外好看,上次阿萦给绥绥穿了一套海棠红的小袄裙,衣领和袖子边上她给女儿缝了一圈保暖的白兔毛,赵氏和大长公主似乎都很喜欢这套衣服,阿萦就让紫苏找来这一套同样款式夹棉的小红袄给小丫头套上。
 

    这期间杨嬷嬷一直坐在明间边喝茶边观察内室里的阿萦和绥绥,阿萦是个温柔和善的母亲,看得出来绥绥很依赖她,非要娘亲亲亲抱抱才肯把小衣服给套好了。
 

    阿萦捏捏小丫头肉乎乎的小脸叮嘱道“去曾祖母身边要听话,不许哭闹记住了吗”
 

    绥绥以为要和娘亲分别,抱着阿萦的脖子不肯撒手,口中急乎乎又含糊不清地叫着“鸟鸟”的字节。
 

    这时杨嬷嬷温声道“萦姨娘一道去罢,绥姐儿年纪还小,不好离了你。”
 

    阿萦没有多想,不管兖国大长公主喜不喜欢她,至少绥绥是裴元嗣的亲骨肉,兖国大长公主喜欢绥绥也是事实。
 

    去的时候她没想到三夫人陆氏也在,陆氏小病刚好,面容还有些憔悴,眼底的笑意和熨帖却满溢了出来,看着出来心情很是不错,进屋见她第一句话便是“恭喜阿萦妹妹,往后有了你我这功夫少说可得闲下来一半”
 

    阿萦一时没有反应过来,就茫然地看着陆氏。
 

    不过她很快回神,客气地笑笑,抱着绥绥给兖国大长公主见了礼。
 

    杨嬷嬷把绥绥抱给大长公主,绥绥最近学会了拍手,这小丫头几天没见曾祖母一点都不怯生,眯着眼边笑边给祖母献宝似的拍手,兖国大长公主是越看越喜欢,逗得哈哈大笑,而后把裴元嗣今早和她的决定告诉了阿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