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庆祝(第3页)

  所以为啥村里人看不惯知青,也就是这个原因。

  知青下乡后,户口就落到了村里,即便是不干活,都要白白给出六成的粮食。

  今年收成还不错,平均下来每人有350斤左右的粮食。

  苏冉冉因为记分员的补贴,工分也算很不错了,有八百多个,这次共分到了二百五十多斤的粮食。

  其中,小麦只有八十斤,其他的都是高粱、玉米、红薯、各种豆类等。

  秋菜也有百来斤,也就萝卜、白菜、芥菜、大葱这些。

  上次做豆瓣酱的缸子里已经腌好了酸菜,是她专门去请教了大队长媳妇儿,她是村里出了名的好手艺。

  萝卜和荠菜她切成了条,正晒在院子里,等回来再搬个辣椒什么的当小菜。

  剩了一些新鲜的则放在了家里的地窖里。

  分钱则全部以工分作为依据,青山大队土地多,虽然没有什么经济副业,但一个工(10个工分)也值5毛钱,这在全国也算是中等偏上一点了。

  (75年邓大大发言,全国人民公社基本核算单位产业产值按人口计算平均为124元。贵州倒数第一,六十几块钱。四川倒数第二,九十几块钱。)

  苏冉冉分到了41块钱还挺高兴,毕竟人生中第一次靠体力劳动挣到的钱。

  不过今年只是为了能融入村子里,从明年开始,这些下地的活计自己是说什么也不干了!

  脑袋里过一圈,没有什么遗漏了,苏冉冉也不想耽误时间了,背起柴刀和背篓就上了山。

  仗着有空间和力气大,苏冉冉一路闷头砍,渐渐离开了村民们平常的活动范围。

  这时苏冉冉内心还有些小期待的,会不会遇到什么野猪傻狍子啊,自己也能一展英姿。

  结果直到下山,野猪毛都没见到一根,野鸡倒碰到两只,可惜没有经验的她压根就住不住。

  还好看到几颗板栗树,戴着橡胶手套捡了一麻袋,够冬天当零嘴就成了。

  就这样,又砍了两天柴,院里的萝卜干、荠菜干也干透后,苏冉冉就出发去省城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