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变化(第2页)

    呆在东湖没有动弹的桥蕤给乔玄传信,把乔氏族长的身份传给乔玄,然后便承受不住伤势的反噬而死。


    乔玄按照书信上的吩咐,把桥蕤的尸体运到了万寿城外埋葬。


    这些天都在处理后事。今天才有了空闲。


    “听说赵大匠在修完万寿城之后,又去了东湖,准备在东湖岸边再建一座城?”


    两人坐下后,乔玄问道。


    “不错,东湖是主公的根基,已经设县,现在修建的便是县城!东湖城完工,营造司还要前往归仁建城……”


    这不是什么秘密,所以步骘也随口说了。


    “新建两座城池,还有万寿、泗洪,镇南将军这是有了四座城池啊!”


    乔玄赞叹一声。


    可以想象,营造司有赵建国这个得到顶尖大匠传承的人才坐镇,以后还会有更多的城池出现。


    每一座城池,都是一个势力的根基和底蕴。


    这些天。


    王景、步骘、沈翼、朱武等人不断的梳理,一张简陋却完备的体系网络,逐渐把归仁、万寿笼罩其中。


    沈翼还迁移了归仁的数万百姓来万寿,让这座城池恢复了活力和生机。谷


    四座城池便是四个县城。


    相当于源世界的一个府了。


    步骘和乔玄在雅间中,一边饮酒一边叙话,其中主要是步骘在说,给乔玄说着几个月泗洪军的整体变化。


    除了民政之外,军府最大的变化,便是军中的士卒得到了充分的训练。


    老兵带新兵,五万战兵通过训练整编,开始融为一体。


    那些性格桀骜的淮南军士卒,被打散填充到大军之中,通过训练和不断在境内清理流寇山贼,以及当初大战时逃窜的败兵。


    大军已经捏合到一起,有了不俗的战斗力。


    做到这点,镇南军虚浮的根基等于得到了巩固,不再是以前的外强中干。


    “对了,乔兄的不少族人,已经在军府立下了脚跟,其中还有人得到长史的看重,准备提拔为泗洪县的主簿!”


    “有他们支撑,乔氏在军府扎下根基不难!”


    步骘捏着手里的酒杯,笑着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