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变革(2)(第2页)

  “为什么子茂不说明白?”

  鲁肃只是微笑。“全琮就是去节制太史子义的,何必遮掩?”

  “如果,如果真是如此,未免让人寒心。”

  “此一时,彼一时。”

  鲁肃摇摇头。“讨逆将军时期,任命太史子义总督一方,防备荆州。今荆州已定,子义身上的威权过重。”

  “我能理解,但是如此行事,只怕会有流言蜚语。”

  太史慈和孙权肯定是不如和孙策的关系紧密,孙郎能得人死力,岂是戏言。

  孙权在某些方面还是低他老哥一大截。

  “诸事自有定论,吴王也不会做出寒心之事。”

  历史上陆逊都被孙权气死了,谁信啊,张裕只能点头附和。

  “子茂”

  鲁肃不打算再聊这个话题,直接岔开。

  “益州之地,如若无误,依然是由你执掌。你在蜀地已有数年,可有什么心得?”

  “心得体会?”

  张裕有一种回到小学写作文的感觉。

  “额,一直很安稳,还真说不出什么来。硬要说的话,就是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大道至简啊。”

  鲁肃拍了拍张裕。“你说不出道理,就是最好的道理。”

  “反正我在益州确实干的还不错吧。”

  张裕也不跟鲁肃故弄玄虚。“虽然我没有事必躬亲,但是结果也不差。”

  “鸣琴而治,本就是最高的境界。”

  鲁肃认可张裕的治政理念。“但是我想问的不只是这个,你不是经常会说兵临长安,想必心中必有腹稿吧。”

  “确实有粗浅的思想,但是想要实施还是有不少的困难。”

  张裕组织了一下语言。

  “如今凉州一带已经不是曹魏能掌控的地盘,当然也不属于我们。但因为马孟起是我们的盟友,具有一定的人望,我们也落得好处,有一点影响力。”

  “你说的不对,你把张鲁打发到凉州,不就是为你前驱吗。他所做的准备肯定比你想象的多。”

  鲁肃对凉州的情况也很了解,知道张裕做了哪些布置。

  “那些都只是便宜行事,还真不是特意为之。我要平定且拿下凉州,才能放心的进攻长安。而且以前曹魏对异族杀戮过重,我也准备联合他们,作为援军”

  “徐徐图之,那怕是要有数年光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