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1章,元君三愿(第3页)
根须原本生得极密,如今却被人砍斫出一条宽阔的道路,众人沿着大路行走,听到四周有淙淙水声,想来是一条地下暗河贯穿山腹,经亿万年的侵蚀才形成了这样大的地下溶洞,上面的榕树也是因为吸饱了地下暗河的水,才会长的如此高大茂盛。
地下不辨方位,走了几里地,地势渐高,露出一块干燥的平地,阁逻凤道:“这就是将军洞了。”他指着另一边黑黢黢的隧洞道:“那边道路可直山脚下,此地恰在山腹与山脚之间,地势平阔干燥,正适合居中调兵遣将的,为了抵抗唐军,孤已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准备进山做这地下大王了。”
此言一出,簇拥着阁逻凤的众军士皆哄笑起来,现在看来阁逻凤所做的准备似乎是杞人忧天,段俭魏却知道李宓率大军攻入南诏腹地时形式有多么危急,他向阁逻凤叉手道:“元君深谋远虑,实是大蒙社稷之福。”
阁逻凤摆手道:“大蒙国也好,赞普钟也罢,不过是为了存国,诓骗吐蕃、大燕等势力而已,我实愿复归大唐,做个云南王足以。”他向旁一让,对江朔道:“李将军意外坠亡之后,我便将他的坟茔设在此处,毕竟南诏李将军的仇敌不少,若设在明处,怕有宵小之徒扰他的安宁。”
江朔见将军洞中央立了一块大石碑,上面却没有先前石厅中刻得那么复杂,只有右上角刻了“李公宓之墓”几个大字,其他文字一概没有,墓碑中央空了好大一块,颇不似唐代墓碑上刻墓志的风格。
阁逻凤解释道:“孤实在无法找到李将军的尸骨,连他所用之物都没有,说是衣冠冢,其实名不副实,心想墓碑可不能再潦草了,要找个唐人大儒为将军书写墓志方可,故而先留了个无字之碑。”
江朔点点头,道:“元君,你带我进此洞又是何意?南诏藏兵之处,李将军埋骨之所都是贵国机密吧?”
阁逻凤郑重一拜,道:“溯之,我知道你怎么看孤,但孤所求从来不是做个好人,灭唐军,杀邑君都是为了南诏国祚。而江少主你的所作所为,称得起一个侠字,我有三愿,想托付江少主。”
江朔警惕地问道:“是那三愿?”
阁逻凤道:“其一,去剑南道寻李宓的后人,请他们送几件李将军随身之物到南诏,衣冠冢方为真冢,我可以日夜祭拜。”
江朔心道
“假仁假义”,面上却不动声色,阁逻凤又道:“其二,是觅一大儒,为李将军写一篇墓志。”
江朔仍然不作声,阁逻凤道:“第三么,就是设法替我传递求和之意,望能得唐皇圣人垂怜,使南诏复归大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