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辰之主减肥专家

第五百一十四章 空窗期(上)(第2页)

            

            

                这些不可能一次传过来。事实上,这已经是罗南接受到的第六波反馈了。洋洋洒洒十余万字的心得,也只是把整篇资料草草的过一遍,再精读其中的小部分而已。
            

            

                有万院长的帮助,精读部分虽少,读得却很透彻,基本摸清了这篇资料的理念内核。其中精妙的构型设计也已经解读得八九不离十,唯独在最大篇幅也是最重要的加工制作方面……
            

            

                哦,资料上也好,万院长也好,都很喜欢称其为“造物”阶段。就在这里,他遇到了一如既往的老问题:
            

            

                神秘外星文明高出不止一头的加工环境和要求,与地球简陋条件的落差,形成了一时难以逾越的屏障。
            

            

                以前遇到这种事,罗南只有完全依靠虚脑系统,根据其智能测算,减配、减配、再减配,减到能够承受为止。
            

            

                以“电磁肌膜结构”铺设的外骨骼,就是这种“减配”的产物,而那也是有了束神箍之后以及生物反应炉这两件“硬货”之后,才能最终实现的方案。
            

            

                而这一次,罗南也好,万院长也好,都没有再妥协的意思。
            

            

                他们没有考虑在短时间内把这一份高端的灵芯产品造出来,却也一点不想将就,只是一点点地研究琢磨,从已经相对清晰的理念内核着手,先做减法,再做加法,看是否能找出一条曲折复杂、但最终可以绕过关隘的小径出来。
            

            

                “必须要从构形设计入手。
            

            

                “物质条件限制越多,意味着构形设计的变动越大。
            

            

                “叠层干涉技术是一个成熟的方案,即便有这样那样的限制,但已经接近于公版产品,基本上可以确定,能够为相应层次的大多数人所用。可我们不用考虑这个情况,先做一个合乎个别条件的私人版本,或许更贴近作者本来的设计内涵。”
            

            

                这是万院长的思路,确实很有道理。然后,“改变设计”这个核心责任,就压到了罗南肩上。
            

            

                这不是偷奸耍滑,而是万院长认为,罗南的构形设计水准远在他之上,是世界上最顶尖也最合适的选
            

            

                择。
            

            

                至于罗南,他虽然和万院长交流、向万院请益,却也不愿意将重要的环节假手于人——毕竟这是属于他的、还有他的家人的东西。
            

            

                他一直这么认为。
            

            

                既然达成了共识,又一轮的钻研时间到来。
            

            

                “模仿和抄袭是有本质差别的,能设计和能做到是两码事。”
            

            

                “非常棒的思路,但我在重复的时候出现了这些问题……”
            

            

                “有关次级结构的问题,必须要再解释清楚,我没看明白,而且我认为那太复杂,不符合设计本身的洗炼和优美。我的意见是……”
            

            

                ……
            

            

                来来回回的讨论、学习、借鉴,乃至于辩论和争吵,挤占了罗南绝大多数时间——好吧,没有争吵,可比争吵更痛苦。
            

            

                为了尽可能保证资料和通讯的安全性和私密性,罗南和万院长并未使用即时通讯工具,而是以夏城分会的“灵波网”架构,进行加密的邮件传输。
            

            

                越是这样受限制的交流,越需要两边穷尽脑汁,把对方提出的问题研究透,再誊写出具备足够说服力的理由。这里面很难掺进去情绪化的东西,必须要严谨而周密,否则只会是浪费一次交流的机会,耽搁双方的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