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5章 0950【李察哥掀桌子】(第2页)

 

李彦仙的能力更强,但资历稍差,朱铭怕他压不住老资格将领,因此让李彦仙做邓春的副手。

 

现在的陕西,已集结四大兵团。

 

第一兵团,由吴玠统领,从河湟出发,负责攻略河西走廊。

 

第二兵团,由陈子翼统领,在会州、西安州、怀德军一线,负责攻打西夏的保泰军司、静塞军司。

 

第三兵团,由张宪统领,在环庆、定边、延绥一线,负责攻打西夏的祥佑军司、神勇军司,并配合第二兵团合攻静塞军司。

 

第四兵团,由姚平仲统领,在府谷一带,负责拔除神勇军司的北方寨堡,也就是攻略后世的神木一带。接着再挥师南下,跟第三兵团的北路军合攻神勇军司。

 

总计出动禁军八万、野战军十万、驻防军十万、漕军六万、民夫三十万、牲畜四十万头。

 

如果把民夫也算上,大明就是出兵六十四万。

 

实打实的六十四万(不含岳飞、韩世忠部队)!

 

主帅邓春,目前位于镇戎军城(固原县)。

 

副帅李彦仙,目前位于绥德军城。

 

他们两个既要负责全军调度指挥,还要负责第二、第三、第四兵团的衔接合作。

 

至于第一兵团,用不着两位统帅去管,从兰州一路往西杀穿就是,吴玠领兵想打多远就打多远。

 

另外,没有监军。

 

或者说,自大明开国以来,一直没有监军使这个职务。

 

每年都有文官,提议重建监军体系,而朱铭对此也非常纠结。

 

??????55.??????

 

纵观历史脉络,朱铭心里非常明白,现在可有可无的东西,今后是必然要恢复的。

 

未来的那些守成皇帝,可没有开国君主的控制力。

 

譬如几大都护府,距离统治中心太远,如果不设立监军制度,鬼知道武将能搞出什么事儿来。

 

历朝历代,任何时候,失去监督的武将,永远比文官更具破坏力!

 

初唐采用御史做监军,且不常设,算是一个比较可行的方案。

 

朱铭打算灭了西夏就设立监军。

 

具体操作如下:

 

第一,仿效初唐时期,由中低品级的御史担任监军。

 

第二,仿效东汉早期,监军制度化、常态化。

 

第三,仿效秦朝与西汉,监军不许沾染指挥权,并且要严格遵守军法。

 

第四,总结历代监军的害处,不得临时指派高品级官员或者太监做监军。

 

至于百年之后,守成皇帝破坏这套制度,那不是朱铭能够考虑的事儿。

 

只能相信后人的智慧。

 

……

 

兴庆府已经急成一团。

 

西夏也在大明边境有细作,开春雪化之后,明军频繁调动,民夫大量集结,恐怖的数量把西夏君臣吓坏了。

 

李察哥也赶回来了,他指着地图分析:

 

“北面之敌(韩世忠、岳飞),是辽兴宗入侵我大夏的出兵路线。当时武烈皇帝(李元昊)坚壁清野,一路诱敌深入,终于把辽军给击退。”

 

“东面之敌(陕西明军),是宋神宗五路进犯的出兵路线。当时我军也是坚壁清野,足足把宋军诱到西平府(灵州),再掘开河渠堤坝,以黄河之水淹没宋军粮道,这才把宋军打得大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