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做妾不语忍冬

第59章 第 59 章(第2页)

 范意之正欲解释,裴慎又道:“况且几干倭寇进攻南京,沿路上各州县怎会半点动静都无?”锦衣卫那头也没消息来报。

 裴慎断言道:“唯有小股倭寇方能如此隐蔽,且倭寇人数必不过百,保不齐只有几十个罢了。”人一过百,光是吃喝就麻烦,沿路必露痕迹。想来是罗宗、徐青弃城而逃,为免罪,方才夸大倭寇人数。

 语罢,裴慎起身道:"既已明白是小股倭寇进犯,本官尚有些事要交待部下,烦请大人稍待。"说罢,起身出门,只留下纳闷的范意之。

 只见裴慎刚出大堂,便沉下脸去,冷声唤来守门的亲卫: “平山,你和张子一起,一人双马,速速赶往龙江驿,只说倭寇来袭,叫潭英带着夫人,尽快入南京城。”

 平山拱手称是,即刻奔出了府衙。

 裴慎脸色发沉,只定定望着平山背影,不是自己亲自前去,心中实在焦虑。立了半晌,他长舒一口气,只强压下心焦,回身道:“范大人勿忧,来得多半是小股倭寇。”南京城高,小股倭寇根本破不了南京。

 见他回来,范意之苦笑一声道:“老夫亦是这般想的。怎奈何罗宗、徐青说倭寇大军压境。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啊。”

 若真的只来了数百倭寇,他动员周遭卫所兵丁、南京百姓,只将南京城守住,便是丢了乌纱帽,好歹还能保住性命。

 可若判断失误,倭寇的确大举进犯,他按着数百倭寇入侵的规模来备战,届时丢了南京城,百万生民流离失所,为倭寇劫掠屠戮,只怕他万死难赎其罪。

 “老夫思虑再三,且与镇守太监王大珰商议过后,到底决意紧闭城门、发动南京百姓。”

 裴慎心中有数,国朝军纪败坏多年,指望兵丁还不如指望百姓守城来得强。

 “今日特意邀裴大人过府一晤,便是听闻裴大人曾于大同击溃俺答,想来于兵事之上颇有见地。"

 范意之年迈,此刻不顾自己尊长身份,只老泪纵横,作揖拱手:"值此国难当头之际,恳请裴大人看在南京生民百万的份上,鼎力相助。"语罢,只长揖不起。

 好一个忧国忧民、济世安邦

的兵部尚书。

 若斐值是个愣头青,只怕便信了石表同是工方大月,六口文历了。

 先不说他是山西巡抚,何来权利调动南京守军?便是事出突然,他临危受命,与范意之一同镇守南京、防御倭寇,事后等着他的决计不是论功行赏,而是待罪入狱。

 只因南京是留都,被小股倭寇打到了南京城下,国朝颜面何存?南京城里的官只怕有一半都要去了乌纱帽。

 范意之这一出哪里是替南京百姓求他,不过是想再拉个够份量的官儿事后分摊罪责罢了。保不齐还打着裴慎为了脱罪,还得使力将此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主意,届时他范意之也能沾光,减轻罪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