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幕教我做女王(基建)虎昭昭
第137章 第 137 章
大学打的是姜蓁嫡传的招牌, 但姜蓁却很少来给学生上课,亲自给学生们传授知识。 接到姜蓁要来给的消息, 秋月立刻就忙碌了起来, 提醒全校的学生当天要注意言行,哪怕不能给人留个好印象,但也不能惹人厌。 “王上真要来给咱们上课?以前王上做太女的时候,倒是经常来大学, 但她登基之后, 就很少来了。” “校长都说了, 还能有假。今晚回去我就沐浴, 明日换上新衣, 多余的时间,再背几篇文章……万一明日我表现好,入了王上的眼呢。” “要我说, 那殿试前三,也没什么了不起,超越他们的机会多的是,如今这机会不就来了嘛。” 文无第一, 武无第二, 哪怕是第一名郑青云,那也不是人人都服气的。 面对诸位同学的挑衅,郑青云岿然不动, 对姜蓁的到来十分淡定。她把自己做到最好,让大家都看到她的优秀,姜蓁自然不会错过她这么个可用的人才。 就像她在大学期间表现优秀, 秋月会直接安排她做第一排一样。 在其他人想办法吸引姜蓁注意力的时候, 坐在第一排的学生, 就直接赢在了起跑线上。 蓝河卫作为姜蓁的亲卫,姜蓁上课之前,就已经提前到场,站在各处守卫。 听到姜蓁走来的脚步声和秋月的交谈声,教室里的学生们全都正襟危坐,不敢发出一点杂音。 三百个参加过殿试的学生,按照顺序,满满当当的坐在教室里。 坐在前排的都是秋月看中的那一批人。 姜蓁跨进教室,立马就接收到几百名学生好奇又敬重的目光。 看大家整齐的起身行礼,姜蓁轻轻一笑,挥了挥手,说道:“免礼,今日不是殿试,大家不用那么紧张。” 姜蓁自然的态度,让学生们紧绷的情绪稍微缓了一缓。 在场的几百名学生,各个都气质卓绝,书生气满满,只是站在这个教室里,姜蓁仿佛就能闻到书香和墨香。 “看到你们,我真是感慨万千。你们是姜国第一届科举选拔出来的人才,是同龄人之间的佼佼者,你们的未来和姜国的未来,息息相关……看到这样的你们,我对姜国未来面临的巨大的挑战非常有信心,你们是否也有信心,和姜国一起,直面困难?” “有,王上,我们有这个信心。”坐在前排的学生,语气坚定,野心勃勃的说道:“我们定会助王上达成所愿,助姜国横扫四国,成为天下霸主!” “你们觉得,姜国的对手是卫宋郑齐四国?”姜蓁伸出手指摇了摇,轻蔑的说道:“眼界窄了。” 此话一出,教室里的学生表情都变得有些疑惑。 横扫四国,称霸天下,格局还小吗?那要怎样才算大呢? 【一句话,拿捏在场三百个学生!】 【刚刚阿蓁那副‘我很牛逼,你们很菜’的表情,妥妥的一个bking,这个装逼我给满分。】 【这个年纪的人,只觉得世界都是他们的,不敲他们两棍子,他们才不会好好听课呢。】 看自己几句话就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姜蓁心里满意的点点头,然后郑重的说道:“这天下,并不只有中原这一块地方,你们应该都知道吧。” 姜蓁转身,拿起粉笔,在黑板上随意画了一个圈,“这块地方代表中原。它的南边有蛮夷,北边有胡人,但翻过了这座山,越过这片海,还有其他国家的存在……” 诸位学子的目光,落在黑板上,姜蓁的粉笔落在哪里,他们的心神就被带到哪里。 在姜蓁的描述中,他们仿佛和红叶一起,乘坐巨船,在海上漂流,路过一个又一个古老巨大的国度。 世界地图和航海路线,是暂时还需要保密的资料,姜蓁在黑板上,就用一个又一个的圈圈去代替。 “这个的地方,有一个叫孔雀王朝的国家……再往西边走,还有一个罗马帝国……这些都是疆域辽阔,政权强大的国家,甚至不比如今的姜国弱。” 姜蓁的话,让教室里的学生们,都忍不住有些紧张。 “没想到姜国外面居然还有这么多强敌。” “我还为姜国领先四国一步,沾沾自喜,谁知道我姜国居然不是天下最强。” 【这效果还真不错,都担心起来了。】 【有句话说得好,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另外四国对姜国的威胁,已经不足以让姜国人警惕,是得放个强敌在外边当靶子。】 当初红叶的船在海上到处飘,虽然没和这些国家的船队接触过,但根据她靠岸了解的信息,这些国家和姜国比起来,差远了。 就现在这个航海条件,各国都没办法靠着大批的舰队跨海作战,所以那些国家并不能对姜国造成任何威胁。 刚刚姜蓁之所以会那么说,完全就是在故意夸大,刺激大家。 用黑板给学生们描绘了一下世界的广阔,姜蓁又用粉笔狠狠的戳了戳代表卫宋郑齐四国的小圈圈,笃定的说道:“他们虽然不是我最终的目标,却是我前进路上的绊脚石,过不了多久,我姜国就能除掉他们!” 年轻人最不缺的,就是野心,姜蓁面向众位学生,说道:“成功者之所以会成功,是因为他们心中有一个目标一直激励着他。我的目标你们已经知道了。那你们心中的目标是什么呢?如果以后你们为官,做学问,你们将如何规划自己未来,实现自己的目标呢?” 这个时代的人,平均寿命不到四十,成熟得都极早,教室内的三百名学生,虽然平均年龄才二十岁左右,但并没有对姜蓁的问题感到迷茫,因为他们心中早就有自己的追求。 坐在第一排的郑青云,看向姜蓁
,用并不谄媚的态度说道:“王上的目标就是我的目标。若以后我为官,必将为姜国鞠躬尽瘁,助姜国开辟一个新的时代。我虽身小力微,光芒如萤火,可站在王上身后,史书上必然也会留下我的姓名。” “我亦如此!”一群学生跟着附和。 姜蓁看向大家,掷地有声的说道:“说得好,我相信我们都将会光芒万丈!照耀古今!” 姜蓁的表情坚定,仿佛说的不是未来,是即将到来的现实。 “光芒万丈!照耀古今!” 学生们被姜蓁的话整得目眩神迷,只觉得心神都被这两句话给摄住了,不自觉深陷其中。 【小样,这不得迷死他们。】 【从古到今,名留青史这四个字,对读书人一直都有致命的吸引力。】 【都说了钱和权没有梦想管用来着。】 姜蓁这一场课,上的时间不长,但效果却出奇的好,等姜蓁一离开教室,一直克制着自己的同学,都开始发表自己慷慨激昂的言论。 立志现在要对四国拳打脚踢,以后要替姜国征服四海…… 毕竟是三百人的大课,内容想要保密是不可能的,姜蓁下午刚上完课,到了晚上,大学的论台和各家私学,就在讨论今日姜蓁课上所说的话。 “姜王的野心果然大得很。竟然连四国都不放在眼里了。” “看她做的桩桩件件,她要说她没野心,你能信?” “要我说呀,姜王想要一统天下,根本就不可能。这史书上的记录,往前几百年,都是诸侯王各管各的。凭什么以后都要听姜王的?” “凭什么?你就瞧瞧姜国国内的这些君侯有多窝囊,你就知道凭什么了。” “只是如今姜王强势,姜国的君侯和宗室矮一头罢了。你们看看宋国的君侯,他们如此嚣张,岂是愿意低头的人?” 野心这东西嘛,谁都可以有,尤其是各国君王,站在那么高的位置上,没有野心才是不正常的。 但这天下分离的太久,就算姜蓁口口声声说她想要天下一统,很多人也不相信姜蓁能够实现。 四国如今虽然打不过姜国,但以姜国如今的实力,想要吞并四国的话,在众人看来也不现实,所以姜蓁只能做这天下第一,不能做这天下唯一。 “姜王能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那是以后的事情,你们都不关心她说的海外的事情吗?” “你说的是那幅海外地图?” “你们都看过那幅地图了,怎么样?” “不怎么样。”这位文士说着就从怀里掏出了一张纸递给对方,“你要是没看过的话,就看看吧。” 纸上画的是大圈套小圈,一片圈圈。 觉得这个地图有点奇怪,对方看了一眼之后,忍不住又看了一眼,问道:“额…这也叫地图吗?你从哪儿得来的呀?” “别怀疑,这是姜王在黑板上画的,底下的学生一比一复刻出来的。” “那这应该就是姜王随手画的吧。也是,那么贵重的海上地图,姜王怎么会乱传呢?就是不知姜王说的海外国家强盛是否为真。” “我觉得她说的八成是真的。你想想农庄里现在精心种植的粮种,是不是从海外带回来的?粮食种子这个最重要的东西,我们都比别人弱了一筹,怕是人口和武器上,他们应该也占尽了优势。” 不是所有人都能把这些好东西物尽其用的,就像棉花很早就传入了中原,但最开始是做观赏性的植物,过了几百年后才被推广。 姜蓁一开始就把这些东西放在了它们正确的位置上,给天下人造成了一种‘本该如此’的错觉。 棉花就该做成布,做成棉衣,用来保暖;红薯和土豆就该食用地下的块茎……他们以为姜国如此,那海外之国,自然也是如此。 在这样的脑补中,海外诸国已经成为了一个比姜国还要强大的对手。 郑王、宋王等人,还沉浸在自家依旧是强国的幻想中,第一次听说外部还有如此强大的敌人,当晚就愁的睡不着觉。 姜国就已经如此难对付,没想到海外居然还有。 郑王虽然愁,但也想弯道超车,从海外破局,“姜王既然能派人从海外带来新粮种,我们又何必只守着姜国的农庄,等姜国的粮种?不如也派一支船队,出海寻找机会。一来可以带回来新的粮种,二来可以探一探海外诸国的实力。” “可咱们国内的水兵,都只在江河湖泊中训练,就算打渔的百姓,也不敢离海岸太远,何曾去过那苍茫大海。”朝中重臣迟疑。 郑王不满的反问道:“总需要有人去探路的。难道就任由姜王独霸海路吗?” “确实不能任由姜王占尽先机。” “那还有什么好说的,征集船只,多派几支船队出海,总有一个能回来的。”郑王虽然想去海外探索,但也不盲目自信,自觉的拿大批的人去填这个坑。 右相提醒道:“臣看姜国的学报上,医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说的是冬季的老人,航海之人……都应该常吃罐头,补充身体稀缺的东西,这样不会生病,我们出海的船队,是否也该安排上。” “不用。长宁郡的罐头如此贵重。岂是船上的奴隶和普通兵卒可以享用的。”郑王拒绝得果断。 郑国没有航海相关的知识储备,准备再久也是一样,所以郑王的命令一下,征集的船只就直接出海了。 郑王虽然承诺他们,只要能回来,等着他们的就是高官厚禄,但船上的奴隶和兵卒都知道,回来的机会渺茫。 郑王的这波操作传到姜国,一群人都忍不住吐槽,“郑王他还真是什么都学呀。” “姜王能派人在海上行走,肯定有特殊的方法。郑国只靠司南的话,我觉得不太行,大概率会在海上迷路。” 郑
,用并不谄媚的态度说道:“王上的目标就是我的目标。若以后我为官,必将为姜国鞠躬尽瘁,助姜国开辟一个新的时代。我虽身小力微,光芒如萤火,可站在王上身后,史书上必然也会留下我的姓名。” “我亦如此!”一群学生跟着附和。 姜蓁看向大家,掷地有声的说道:“说得好,我相信我们都将会光芒万丈!照耀古今!” 姜蓁的表情坚定,仿佛说的不是未来,是即将到来的现实。 “光芒万丈!照耀古今!” 学生们被姜蓁的话整得目眩神迷,只觉得心神都被这两句话给摄住了,不自觉深陷其中。 【小样,这不得迷死他们。】 【从古到今,名留青史这四个字,对读书人一直都有致命的吸引力。】 【都说了钱和权没有梦想管用来着。】 姜蓁这一场课,上的时间不长,但效果却出奇的好,等姜蓁一离开教室,一直克制着自己的同学,都开始发表自己慷慨激昂的言论。 立志现在要对四国拳打脚踢,以后要替姜国征服四海…… 毕竟是三百人的大课,内容想要保密是不可能的,姜蓁下午刚上完课,到了晚上,大学的论台和各家私学,就在讨论今日姜蓁课上所说的话。 “姜王的野心果然大得很。竟然连四国都不放在眼里了。” “看她做的桩桩件件,她要说她没野心,你能信?” “要我说呀,姜王想要一统天下,根本就不可能。这史书上的记录,往前几百年,都是诸侯王各管各的。凭什么以后都要听姜王的?” “凭什么?你就瞧瞧姜国国内的这些君侯有多窝囊,你就知道凭什么了。” “只是如今姜王强势,姜国的君侯和宗室矮一头罢了。你们看看宋国的君侯,他们如此嚣张,岂是愿意低头的人?” 野心这东西嘛,谁都可以有,尤其是各国君王,站在那么高的位置上,没有野心才是不正常的。 但这天下分离的太久,就算姜蓁口口声声说她想要天下一统,很多人也不相信姜蓁能够实现。 四国如今虽然打不过姜国,但以姜国如今的实力,想要吞并四国的话,在众人看来也不现实,所以姜蓁只能做这天下第一,不能做这天下唯一。 “姜王能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那是以后的事情,你们都不关心她说的海外的事情吗?” “你说的是那幅海外地图?” “你们都看过那幅地图了,怎么样?” “不怎么样。”这位文士说着就从怀里掏出了一张纸递给对方,“你要是没看过的话,就看看吧。” 纸上画的是大圈套小圈,一片圈圈。 觉得这个地图有点奇怪,对方看了一眼之后,忍不住又看了一眼,问道:“额…这也叫地图吗?你从哪儿得来的呀?” “别怀疑,这是姜王在黑板上画的,底下的学生一比一复刻出来的。” “那这应该就是姜王随手画的吧。也是,那么贵重的海上地图,姜王怎么会乱传呢?就是不知姜王说的海外国家强盛是否为真。” “我觉得她说的八成是真的。你想想农庄里现在精心种植的粮种,是不是从海外带回来的?粮食种子这个最重要的东西,我们都比别人弱了一筹,怕是人口和武器上,他们应该也占尽了优势。” 不是所有人都能把这些好东西物尽其用的,就像棉花很早就传入了中原,但最开始是做观赏性的植物,过了几百年后才被推广。 姜蓁一开始就把这些东西放在了它们正确的位置上,给天下人造成了一种‘本该如此’的错觉。 棉花就该做成布,做成棉衣,用来保暖;红薯和土豆就该食用地下的块茎……他们以为姜国如此,那海外之国,自然也是如此。 在这样的脑补中,海外诸国已经成为了一个比姜国还要强大的对手。 郑王、宋王等人,还沉浸在自家依旧是强国的幻想中,第一次听说外部还有如此强大的敌人,当晚就愁的睡不着觉。 姜国就已经如此难对付,没想到海外居然还有。 郑王虽然愁,但也想弯道超车,从海外破局,“姜王既然能派人从海外带来新粮种,我们又何必只守着姜国的农庄,等姜国的粮种?不如也派一支船队,出海寻找机会。一来可以带回来新的粮种,二来可以探一探海外诸国的实力。” “可咱们国内的水兵,都只在江河湖泊中训练,就算打渔的百姓,也不敢离海岸太远,何曾去过那苍茫大海。”朝中重臣迟疑。 郑王不满的反问道:“总需要有人去探路的。难道就任由姜王独霸海路吗?” “确实不能任由姜王占尽先机。” “那还有什么好说的,征集船只,多派几支船队出海,总有一个能回来的。”郑王虽然想去海外探索,但也不盲目自信,自觉的拿大批的人去填这个坑。 右相提醒道:“臣看姜国的学报上,医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说的是冬季的老人,航海之人……都应该常吃罐头,补充身体稀缺的东西,这样不会生病,我们出海的船队,是否也该安排上。” “不用。长宁郡的罐头如此贵重。岂是船上的奴隶和普通兵卒可以享用的。”郑王拒绝得果断。 郑国没有航海相关的知识储备,准备再久也是一样,所以郑王的命令一下,征集的船只就直接出海了。 郑王虽然承诺他们,只要能回来,等着他们的就是高官厚禄,但船上的奴隶和兵卒都知道,回来的机会渺茫。 郑王的这波操作传到姜国,一群人都忍不住吐槽,“郑王他还真是什么都学呀。” “姜王能派人在海上行走,肯定有特殊的方法。郑国只靠司南的话,我觉得不太行,大概率会在海上迷路。” 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