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第 140 章(第2页)

了都邑百姓的夸赞。 “大学的入学要求虽然高,但教出来的学生是真不错。” “希望我家孩子,以后也能进大学读书,变得跟那群学生一样厉害。” “要不是那群学生把人抓住,这八个商贾说不定就带着棉花种子跑了。” “咱们愿意把棉花卖给他,是因为他同为姜国人,谁知道他竟然敢背叛姜国,背叛王上,真是该死!” “王上眼明心亮,敢背叛王上,他们也不会有什么好结果。” 被绑在邢台上的几个商贾,此时都紧闭双眼,不敢看那群围观百姓,但那纷乱的议论声,还是会往他们耳朵里钻。 本就已经后悔的他们,听到这些话,心脏就像被蚂蚁啃食一般,疼到喘不过气来。 他们当初也是吃瓜群众的一员,看过不少刽子手行刑的场面。 明明砍外国间谍的头的时候,他们也是同仇敌忾的,没想到自己也有上断头台的这么一天。 而且现在他们不只自己会被砍头,连家人也受到了牵连,家产被查抄不说,家人也被迁到了边城。 台上的商贾正在自我忏悔,台下的商贾们也心尖发颤,暗自庆幸自己守住了原则,没有乱来。 “当初也有宋国商贾找我,想跟我买种子,我想了两天,感念王上的恩德,忍痛拒绝对方,要不然现在被砍头的,可能就是我了。” 另一个商贾忍不住反驳,“感念王上的恩德?难道不是怕那把会杀头的刀?” “不论是感念王上的恩德,还是担心那一把杀头刀,结果不都是一样的吗?” “要不说咱们王上是明君呢,瞧瞧这恩威并施的手段。” 若是那八个商贾成功走私棉花种子,获得大批财富,难保其他商贾不会动心。 但现在这八个商贾人头落地,其他商贾知道姜蓁的政令不可违背,就算再心动也不敢乱来。 正午时分,刽子手手起刀落,人头落地。 这种场面,对围观的百姓来说,并不算血腥,大家都睁着眼睛把这场行刑看完,然后就热闹的散场。 那群学生看看完鲜血四溅的场面之后,还有人提议道:“今日就在外头吃午饭吧,我突然想吃鸭血汤了。学校食堂没有。” 这一群人都是不差钱的,闻言立刻赞同道:“那就在外头吃。我也想吃炖羊肉了。” “我一直都觉得学校食堂的东西,就那几样,没有外头好吃,但我看郑青云她们好像都吃胖了。” “没错,她们胖的挺明显的。不过他们以前不是姜国人,难得来都邑品尝到这样的美食,会吃胖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比起另外四国,咱们姜国的美食可是一绝。” “好多东西我都吃过了,就这个火锅只闻其名,还没有尝过。听说王上和诸位大臣都很喜欢,为了吃它还被御史大夫骂过……” “农庄的暖房里,不是种有辣椒吗,要不咱们偷偷去……” “别想了,如今农庄的暖房周围都有兵卒把守。要是为了口吃的犯错误,秋月校长不得打死我们。” 这群学生们以为大学这次出了风头,秋月应该很高兴才是。 可他们从外头回去,迎接的却是秋月的狂风暴雨。 “啊啊啊,凭什么作业又增加了!这么多作业,我怎么活呀?” “骑射课的时间增长就算了,为何晨跑的时间也要增长?” “校长她是受了什么刺激了吗?” 被秋月如此无情的对待,这群学生们回家的时候就忍不住向父母吐苦水。 可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他们难过,他们在朝为官的父母亲人,却在替他们高兴。 “秋月忽然加重你们的学业,肯定是王上想要重用你们了!” “啊?不会吧,我们和郑青云她们这批人还是有些差距的。”这位学生非常有自知之明。 在这个爵位甚至官位都能够世袭的时代,他们小时候就知道,努力不是最重要的东西,以前是真没有什么动力的学习。 到了大学,被月考和退学这两把大刀架着脖子,他们才开始用功学习,基础差郑青云他们不是一点半点。 “虽然你们读书是差了一点,但有秋月在,有我们在,不会让你们吃亏的,你们就放心吧。” 不太懂自家父母说的不让自己吃亏是什么意思,这群学生们只能懵逼的接受秋月的教育。 但学生们在学校的日子过得难就算了,各家父母还在朝堂上替他们加码。 每日早朝都会有人给姜蓁提这群学生实习的事。 秋月憋了几天,实在都憋不住了,冷着一张脸,对诸位大臣把学生们买假药和作法的事情交代了。 “哟,这玩意儿他们也信啊?他们以后要是派出去做官,不得被商贾骗得团团转呀?”郭凡不留情面的大声嘲笑。反正他家没有孩子在大学读书,肆无忌惮。 “增长智力的东西,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一部分大臣替学生辩解。 “没错,他们也只是想提升自己的能力,有什么错呢?” 【只要骗子的级别够高,估计朝中大臣也会有上当的。】 【你这么一说,我忽然发现,他们好多都是该买保健品的年纪了。】 【这就是有钱任性,什么奇怪的玩意儿都想买来试试,也不怕把自己给吃坏咯。】 看着那一群比自己更护短的家长,秋月说道:“那几个卖药的骗子,已经被抓去服劳役了。他们亲口承认,那药就是用面团加了甘草汁搓出来的假药!虽说这群学生是为了提升自己的实力,但也不能失去了明辨是非的能力。” 把郑青云她们放出去实习,是给大学长脸,但是把那群小笨蛋们放出去,那就是给自己丢脸了。 但在秋月解释过一通之后,依旧有大臣说道:“你只能证明那个卖假药的医者是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