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鉴仙族季越人

第1112章 帝君(第2页)

  他转过头去,望着天边的明月,复述道:

  “是求道,而非冲击金位。”

  魏王抬起眉来看他,那一道金眸在夜色里显得明亮,看着这位宋帝静静地举起杯来,月光照得这位帝王面孔分外皎洁。

  宋帝道:

  “宁受魏祚赐,孤以魏祚还。”

  李周巍站起身来,没有行礼,没有躬身,同样举杯,面上有了真切的笑容:

  “多谢道友。”

  杨浞哈哈一笑,眉眼中的冷漠和肃穆尽数散去,赞道:

  “好一个道友!”

  这一句道友好像是极大的赞扬,比天下人的【君上】还要叫他得意,杨浞嘴角一弯,怎么也压不下去。

  他的笑声渐渐低沉,很快止息,久久地盯着天边的月光,帝王的威严重新爬上他的面孔,宋帝道:

  “江淮虽小,据有两州之地,山稽亦狭,却如江南之疽,如若荡平,能置二节度、数仙门,魏王可有谋画?”

  李周巍语气平静,道:

  “大赵一朝,大权旁落,望门多虑,北释相疑,江淮诸门,早有乱心,所惮不过治玄,如若能鼓动其麾下一二,收拢白邺、称昀之属,以修武诱之,便能征白海、破山稽,逐杀览堰,则江淮传檄而定。”

  “西蜀庆氏,驭下无恩,虽有山河之险,却以仙贵自居,不能善待神通,其属虽不敢畔,却有向圣朝之心,大局变时,除其顾虑,亦可以降宋。”

  魏王微微一顿,道:

  “天朝眷在仙道,神通却寡,江淮、蜀地不宜动杀,须以降服,广施仁德,迨臣越玄真、过边燕,兵置洛下,征于释土,则有杀而无降,大作威德,以示我天朝仁威无限。”

  杨浞听得双眼微微明亮,点头举杯道:

  “有魏王征北,孤无忧矣!”

  李周巍饮了酒,听着宋帝道:

  “来人。”

  这一声如同天雷滚滚,将所有凝固的寂静打为碎片,庭外的风声重新呼啸,拂过那满墙的葛叶,沙沙作响。

  遂见亭下有脚步声,一人越众而出,手持一盘,端至亭中,便见白色底座上盖着朱布,李绛梁接过,恭敬地送到面前,宋帝道:

  “魏王且看。”

  李绛梁掀了朱布,便见底下是一棕瓮,内里放着一捧暗色的、稻谷般的宝石,在夜色下闪着光辉,杨浞道:

  “此乃上古之物,名为【天养瓮】,乃是传说中的『保木』道统,今已断绝。”

  “『保木』乃是木中藏养之道,【天养瓮】又是其中灵宝,虽然因为道统受了些打击,依旧神妙至极。”

  李周巍挑了挑眉,道:

  “『保木』?极少听闻。”

  宋帝难得笑了笑,道:

  “这道统古时不叫这名字,被一位无上神通者斩过,后来又经历了不少龌龊,大泯其道,『保木』这名字是后来人所取,古籍上也找不到,自然少了。”

  “不过这东西有些作用,关键之时,可以保存性命,对付释修更有奇效。”

  到底是阴司全力抬起的转世金性,杨浞一出手,赫然就是灵宝!李周巍哪里会嫌自家的灵宝少?更何况能用来压制释修!

  “臣领恩!”

  不过提起这无上神通,杨浞笑着看了李周巍一眼,道:

  “我听闻贵族出了位剑仙!”

  李周巍点头,道:

  “族中素有传承,难得有一晚辈,得以拾起剑道…”

  杨浞看了他一眼,笑道:

  “正巧,我膝下二子皆喜剑道,长子拙劣些,次子却已经成了剑元,第三子虽小,同样对百兵之君颇为喜好…”

  “他大破敌军,孤也封一封他。”

  最⊥新⊥小⊥说⊥在⊥六⊥9⊥⊥书⊥⊥吧⊥⊥首⊥发!

  李周巍微微沉默,明白了杨浞的想法。

  ‘持玄。’

  不错,拥有剑意的李绛淳,在宋帝看来绝对是持玄的最佳人选!倘若有举国之高位加持,恐怕能让北边的怜愍惊退,摩诃都要掂量一二!

  可李周巍如何舍得?

  ‘更何况…他身居符种,一旦持玄效力,谁知道会有什么样的异样?’

  李周巍只答道:

  “臣膝下五子,垄、夏、梁三子,皆在天朝麾下效死从命,长子迁年岁大些,业已求道,又有些看家的小聪明,便留在族中…倘若能成就,亦可以为大宋开疆,唯独幼子不器,外出海外,以求余生平安。”

  “族中年年征战,长幼偕亡,多有动乱,一众族老,唯着眼这孩子,他天性不羁乖张,难以承真,又修行剑道,不能屈心,还请陛下明鉴。”

  李周巍语气凝重,杨浞便明白他的拒绝之意,稍稍一顿,也退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