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1章 造神(第2页)
众所周知,咱们这边的创业氛围其实并不算好。
草根创业者想融资千难万难,甚至还经常因项目太过于早期,被投资机构肆意地嘲讽取笑。
可话说回来,若是项目非常成熟了,那还要vC干嘛?
……
所以我就想着把这套有意思的模式引入国内来,才有了今天的【d+空间】。
在我的设想当中,【d+空间】并非是对yC简单的复制。
而是【d+空间】集创业咖啡馆、孵化器、创业基金、品牌推广、人才招聘等于一体的完整创业生态体系。
它不光属于我,也属于在座的所有人。
创业者能在这里找到组织、找到团队、找到投资,而投资人能在这里收获好的项目,甚至是独角兽项目。
【d+空间】和大伙儿一样,也是一家正在创业路上奋斗的孵化机构。
至于说能够起多大作用,暂未可知。
靠我一人之力,显然也远远不够。但众人拾柴火焰高,还希望大伙儿一起把这件有意义的事情一直推行下去……”
这段发言并不算太长,却听得周原浑身热血沸腾。
其中有些话,简直说到了他的心坎里一样,道出了无数屌丝创业者的心声。
此时周原真恨不得大喊一句:知音啊!
就在他的感动下,马凉飞快结束了自己的发言,讲台则交给了徐欣、柴大官人等人。
一众资本大佬纷纷上台分享,大夸特夸一通。
且不说【d+空间】的这套模式他们本身就非常认同,单是看马凉的面子,也得多吹嘘几句啊。
国内若是能多点类似的孵化器,他们的工作不知道能省多少事儿,简直轻松多了。
可惜现在才2010年,一众大佬也只是有个美好的畅想。
这时候别说孵化器了,就连中关村创业大街都还在规划当中。
前世赫赫有名的3w咖啡厅、创业黑马、创业加速器、车库咖啡等等创业圣地,连个影子都还没呢。
就算有这个想法,都不一定能找到合适的场地。
否则的话,马凉也不至于跑到这么一个犄角旮旯的地方,来办【d+空间】。
华夏真正的创业热潮,还要等到四五年之后才会兴起。
但这丝毫不妨碍马凉提前一步行动,毕竟真等到那时候,黄花菜都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