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2005贪杯的饺子

第69章 就得这么干(第2页)

  “把团队都派出去吧,大家同时出动,趁着装修这一个月的时间,直接把供应商和合作工厂跑个遍。

  不要死脑筋,非得所有款式都自己下单生产,厂家那边绝对有一些积压库存也是尖货。

  大部分款式就从他们的积压库存里选,这样成本能压到极低。

  然后再和工厂谈新款开发生产的事情,一定要说服他们接受[小单快返]的合作模式,必须提前调教起来。

  你调教的工厂越多,回头能调动的力量就越大,

  我建议把明年春夏的订单也提前撒出去,正好测试一下供应商和工厂们的诚意和实力。

  利用帮他们清库存和新订单生产的双重诱惑,吸引厂家上钩。

  这样一来,第一家门店今年秋冬季也能混过去,明年春夏又可以提前筹备起来,[小单快返]也可以磨合成熟。

  唯一的难度就是要立马扩充团队,同时所有人员都要高效运转起来,并随时联系沟通。

  大家一刻都不能掉以轻心,直到把这个模式跑通。

  有个一两年积累,最终实现对产品和供应链的完全掌控。

  这一步虽然艰难,但却是必须要努力去达成的,否则就别谈什么快时尚了。”马凉不紧不慢地解释了一通。

  这个操作方法,也是那篇公众号文章中看来的。

  当时作者就分析了国内两个快时尚品牌的发家案例,一个是实体零售快时尚品牌ur,另一个是互联网快时尚平台shein。

  平台做大了,资源盘活了,谁都知道怎么干。

  关键是一开始如何破局,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很多人面对这个问题时一般都会不知所措。

  “用人家的积压库存,贴牌?这能行吗?万一曝光出去,岂不是砸了【mimo】的招牌?

  而且有了这种黑历史,还会影响颜总个人设计师品牌【yan】的口碑呢。”孟飞很是担忧地说道。

  马凉气得直骂道:“怎么不行?你不说消费者怎么会知道?

  这年头服装行业贴牌的还少么?咱们这样做只不过是开局时的过渡手段,又不是让你长年这样干。

  把厂家的积压库存盘活,新店就不只是上1000个款式了,5000个款式都没问题,可劲儿随咱们挑。

  瞬间满足了款多、量少、更新快的需求,还有比这更好的事?

  你不利用这种手段过渡,怎么可能锻炼出强大的快时尚品牌执行团队,难道光靠会议室这点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