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八章 推理评论家的盈利的方式(第3页)
看到如此多的推理评论家,对自己的过往作品进行解读和评价。
这引发了舞城镜介的好奇心,便指着报纸问向了身边的江留美丽:
“江留小姐,有个问题,我一直都没怎么明白。”
“权田万治先生身为评论大师,可以自己出版作品以此来盈利。”
“但那些不知名的推理评论家,是靠怎么来盈利的?”
舞城镜介虽然对曰本推理界,还算了解。
但舞城镜认识的推理评论家,大多都是在推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
至于那些无名无姓的推理评论家,都靠什么来盈利,舞城镜介并不了解。
江留美丽也一直想着该聊些什么来打破尴尬。
听到舞城镜介的问话,便顺着舞城镜介的提问,做出了解答:
“舞城老师,你问这个问题,算是问对人了。”
“因为我在早川书房担任《埃勒里·奎因推理杂志》负责人的时候,我就和很多推理评论家有过接触。”
“要说盈利问题嘛……其实并不复杂。”
“在曰本,或者说是在全世界,推理评论家除了用爱发电以外,想要拿到钱,一共有四个渠道。”
江留美丽竖起一根手指,开口说道:
“第一个渠道,便是向大文豪江户川乱步一样,编撰《侦探小说的谜》,《幻影城主》这种出版书籍,获得版税。”
“是如中岛和太郎大师编撰的《侦探小说词典》,《推理手册》。”
“权田万治先生编撰的《曰本侦探作家论》。”
“这些都是销量极高,且分别拿过“江户川乱步赏”“曰本推理作家协会赏”的。”
“由于这种作品,在出版界都被认定为原创作品,所以出版一本这样的作品,都能拿到不少的版税。”
“但这种能够以推理评论家身份,出版作品且获得大赏的推理评论家,实在是少之又少。”
“不算小酒井不木,江户川乱步,大下宇陀儿,甲贺三郎,这些已逝的大评论家。”
“在目前活着的推理评论家中,刨去病危的横沟正史老师,本职工作是作家的松本清张老师,以及提携了小栗虫太郎,木木高太郎的前《新青年》主编,早已退出推理评论界的水谷准老师以外。”
“目前只剩下中岛和太郎,权田万治,丸谷才一,山村正夫。”
“以及著名的三大推理评论家记者,石川乔司,青木雨彦,植草甚一。”
“简单来说,在当今曰本推理评论界,能够写出推理评论集出版,还能斩获大赏,算的上推理评论大师的人,只有七位!”
江留美丽停顿了一下,伸出了两根手指,继续说道:
“而比这七位推理评论大师差一点的,就只能选择第二条路。”
“那也就是出版文选集,将推理史上,有名作家的短篇,集结成册,加上自己的评语,再进行再出版。”
“但文选集这个渠道,也是很吃推理评论家的知名度的。”
“举个例子。”
“如果横沟正史,
松本清张这两位大宗师级别的作家,他们随便编撰点文选集,就一定会卖爆,销量起步都是百万级别以上。”
“但如果是笠井洁先生这个级别的推理评论家,编撰的文选集,做出来说不定还要亏本。”
“因为文选集中的短篇,都是个人作者已经出版过的作品,除非是舞城老师您这种,已经和出版社谈好条件的特邀作家,不然一律会被出版社划分为再版物。”
“就和我之前曾和您说过的一样,再版物的版税将会从最高14%最低12%,降低到最高12%最低10%。”
“入选已经出版或刊登过的作品,还需要找原作者进行沟通,获得授权,给予稿费和定额分成后,才能被入选。”
“而这个稿费,依旧是曰本稿费约定俗成的,按原稿纸来计算,短一点的例如《一朵桔梗花》就要三十万円,长一点的例如《死刑犯之谜》就要七十五万円。”
舞城镜介听到江留美丽的话,脸上露出困惑:
“江留小姐,如果按照这个方法来计算的话。”
“一位没什么名气的推理评论家,如果出版一部文选集,很有可能是会赔钱的啊?”
江留美丽听到舞城镜介的话,很认真的点了点头:
“没错,就是这样,其实出版文选集,就是一场吃名气的豪赌!”
“如果出版一部内含十则短篇的文选集,最少也需要支付原作者三百万到六百万以上的稿费。”
“刨去税收,以及各项开支,一本文选集,最少也需要卖五万到十万份以上,才能算是回本。”
“舞城老师,您要知道,除非是您这种天才作家。”
“剩下曰本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作家,写了一辈子书,大部分作品的单本销量,也就只有一万到五万份左右。”
“所以,除非真的是天才文选家,选的作品篇篇经典,写的评语也非常厉害,不然很有可能因为名气不足,连支付出去的稿费都赚不回。”
江留美丽说完话,举起了三根手指,继续说道:
“而推理评论家第三种赚钱的渠道,就是当翻译家!”
“这是所有推理评论家公认的,最赚钱,也是风险最小的盈利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