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推理文豪御绫御影

第二百三十七章 伟大的炫技之作!(第3页)

 “接下来是第五十三,五十四,第五十五个‘伏线’,大亦牛男吃完了饭,再次呕吐,随即用电线绑住了房门,还检查了衣柜有没有藏人。”

 江留美丽停顿了一下,随即笑着看向了舞城镜介:

 “我最开始看到了大亦牛男再次呕吐,我只是觉得有些生理不适,因为我完全不能够理解,舞城老师为什么会变得如此恶趣味。”

 “最开始甚至都没有把呕吐,当成伏线,但舞城老师不愧是‘推理天才’!”

 “第一次呕吐,是铺设‘伏线’,第二次呕吐,则是给凶手进入房间的时间。”

 “这种利用四五个伏线,来共同铺垫凶手的‘密室诡计’,算得上是非常大胆的尝试,换成了其他的作家,完全可以利用这一系列的‘伏线’,来写一本‘伏线流推理’作品!”

 “第五十六,第五十七个‘伏线’,全部都是针对大亦牛男死亡展开的‘死前伏线’。”

 “分别是,大亦牛男看到了穿着居家服布满眼球的‘萨比面具’,即是凶手,凶手的鞋上沾着腐烂奶酪状的物体。”

 “至此,《无人逝去》的进度达到了五分之三,第一具尸体出现,‘无人生还模式’开启,死亡者为大亦牛男。”

 “随即第五十八至第六十七个‘伏线’,为大亦牛男的‘死后伏线’。”

 “分别是,坐在椅子上复活时,听到了小动物奔跑的‘沙沙沙沙’声,以及像是有人往河里扔东西的‘噗通’声。”

 “‘死而复生’的发现,嘴里的不明物体,破碎的镜子,破碎的窗户,眉心的凸起物,地上有洞的‘萨比人偶’,鞋上漂亮的蝴蝶结,以及拖不掉的鞋。”

 “这十处‘伏线’,是‘条岛连续杀人事件’的‘真相碎片’,同时揭露了真坂齐加年利用大亦牛男‘死而复生’的机制,对四堂乌冬设计的‘机械诡计’!”

 “第六十七至第七十六个‘伏线’,则为大亦牛男对四堂乌冬的‘调查伏线’。”

 “分别是,更衣室浴室的门被打开,窗户破裂,四堂乌冬趴在浴室内的浴缸里死了,身体浮肿,漂浮,却能够认出相貌,他嘴里的穿孔饰品掉了下来,浴缸里有泥巴,水温热,地上还有‘萨比人偶’。”

 “这十个伏线,同样为真解答的‘真相碎片’。”

 “只不过伏线埋的太细了,根本无法让人察觉。”

 宇山日出臣趁着江留美丽休息的时间,再次接过了拆解《无人逝去》的重任:

 “第七十七至个八十一个‘伏线’,为大亦牛男对真坂齐加年的‘尸体调查’。”

 “分别是,真坂齐加年死在了二楼走廊的栏杆处,额头裂开,鲜血垂直的滴到了一楼的地毯上,真坂齐加年的脸上有血和泥巴,身旁还有断臂的‘萨比人偶’。”

 宇山日出臣说到这里,突然笑了一下:

 “大亦牛男和四堂乌冬的‘死亡伏线’都有十个,到了真坂齐加年却只有五个。”

 “看来舞城老师从一开始就在‘伏线’数量上,对真凶进行了缩减。”

 “只可惜,没有人会在看推理小说的时候,像是我们这样的逐字分析,自然不可能知道舞城老师在这里,故意的隐藏了大量对凶手不利的线索!”

 舞城镜介听到宇山日出臣的话,脸上露出了苦笑:

 “宇山先生,你就不要拿我开玩笑了,‘伏线流推理’最忌讳的就是你们这种较真儿的读者。”

 “我敢打包票,只要是一本推理小说,经过你们这种分析,都要被挑出一堆的漏洞。”

 宇山日出臣和舞城镜介也算是相识已久,听到舞城镜介的话,便笑着说道:

 “放心啦,舞城老师,我的心可是永远向着你的!”

 “不过,为了能够让《无人逝去》顺利的,披荆斩棘的拿下‘曰本推理作家协会赏’。”

 “我必须要较真儿一点,在近乎完美的《无人逝去》中,找出一切的不合理,以及漏洞,将其填补,让《无人逝去》成为足以在曰本推理史上留下一笔,的‘多重推理神作’!”

 宇山日出臣继续开口:

 “好了,说回主题,接下来是第八十二至九十一个‘伏线’。”

 “此处伏线为,大亦牛男对工作室下方爱里的‘尸体调查’。”

 “分别是经过海鸟的提示,找到了爱里的舌头,以及具有诱导性的纸条。”

 “爱里的尸体张大了嘴,身上没有了上衣,倚靠在悬崖附近,身上泼满了硫酸,却找不到硫酸的瓶子

,爱里的腹部流出了血,血朝着后背的方向流淌而去,身边还有被硫酸泼过的‘萨比人偶’。”

 “此处伏线共十处,刨除了和爱里无关的纸条,和爱里相关的‘伏线’共有九处,实际上我们看完了《无人逝去》整个故事以后。”

 “完全可以推测出爱里的死亡原因,毕竟张开嘴,割掉舌头,这在很多推理小说中,都是用过的‘老旧诡计’。”

 “但由于舞城老师的天赋过人,将‘萨比人偶’这个来自于阿加莎·克里斯蒂老师《无人生还》的‘比拟杀人’手法,运用的炉火纯青!”

 “凶手真坂齐加年不光利用‘萨比人偶’让大亦牛男相信,爱里是被凶手用硫酸烧死,还让读者对这一部分的设计,没有丝毫的质疑!”

 宇山日出臣喘了口气,继续说道:

 “接下来,就是大亦牛男‘死后搜查’的最后一个人,同时也是舞城老师借由阿良良木肋,给出的‘真相碎片’!”

 “分别是,阿良良木肋被蜡包裹,地板上有锥子,之前的蜡像融化了,转移到了阿良良木肋的身上,同时工作室内还有红色的笔记本,其上记载了蜡像的制作手法,还有瓦斯炉,同时阿良良木肋受伤的左手腕流了血,手指甲也同样流了血!”

 “此处的‘伏线’共有八处,‘伏线’的数量也来到了九十八个之多!”

 “与此同时,天城馆外的时钟响起,阿良良木肋复活!”

 “随着阿良良木肋的复活,阿良良木肋被大亦牛男的恐怖形象吓得尿了裤子,再加上大亦牛男在阿良良木肋的面前摔倒。”

 “最终让《无人逝去》在全书的三分之二处,达到了一百个‘伏线’!”

 “但如此庞大的‘海量伏线’,只是《无人逝去》伏线的一部分!”

 “因为舞城老师在《无人逝去》中运用的是,层层递进的叙事模式。”

 “即——每一个人复活后,对现场进行细致性的调查后,还要利用当前的已知线索,对‘条岛连续杀人事件’进行复盘和还原,利用伏线回收的方式,对‘条岛连续杀人事件’展开推理!”

 “然后下一个人,再进行现场调查取证,利用新得到的线索,进行下一重伏线回收,对‘条岛连续杀人事件’进行新的推理。”

 宇山日出臣说到这里,看向了舞城镜介,脸上露出了难以言表的崇敬:

 “虽然我这种解释,听起来好像‘伏线流推理’很简单很好写一样。”

 “尤其是一些刚刚入行的推理作家,更对这种写作手法嗤之以鼻。”

 “说个可笑的事情,曾有一位在我手下的推理作家说过一句话。”

 “‘伏线流推理’?那不就是疯狂的塞伏线,然后不断的利用之前塞过的伏线,进行伏线回收吗?”

 “这种事情不是谁都能够做到的吗?”

 “我当时听到他的话,真的差点笑出了声,因为在我看来,他就是一个外行,完全连入行的门槛都没有达到。”

 “因为‘伏线流推理’并不是量越大,数量越多越好。”

 “‘伏线流推理’的‘伏线’,要的是‘伏线质量’!”

 “在‘伏线质量’完善,能够不止一次的回收伏线,重复利用,才是真正好的‘伏线流推理’。”

 “大部分的‘伏线流推理’能够做到的,也就是举例出十条‘伏线’,然后利用这十条关键性的‘伏线’,对这十条关键性的‘伏线’进行一次到两次的伏线回收!”

 “是如舞城老师的‘逻辑流短篇推理神作’《死刑犯之谜》,就是利用了大约五条‘伏线’,组成了一个‘庞大的的逻辑链’,对‘伏线’不断回收的同时,利用强大的逻辑能力,将‘伏线’多次回收。”

 “最后对整个案件进行两重猜测,达到了埃勒里·奎因老师在《x的悲剧》中都没能达到的‘逻辑盛宴’!”

 “可是,这一次的《无人逝去》却完全不一样!”

 “无人逝去的故事刚刚进入正题,就已经出现了整整一百条的‘伏线’!”

 “这完全就是其他推理小说不能够超越的存在!”

 “一百条的‘伏线’,几乎意味着什么?”

 “说个最简单的例子,在五条‘伏线’上增加一条‘伏线’,就会让写作难度翻一倍,如果再加一条‘伏线’,那就会翻两倍!”

 “在这种情况之下,还只能保证这些伏线中,会有类似于《死刑犯之谜》,《念旧》中的那种假的伏线。”

 “但问题是……我刚刚和江留小姐从《无人逝去》中枚举出的一百个‘伏线’,全部都是真正的伏线!”

 “没有一条伏线,是虚假的‘伏线’,这一百条的伏线,在《无人逝去的》的后续剧情里,全部都被最少一次的回收!”

 “但如果光是这样,舞城老师的《无人逝去》还不足以称之为神奇!”

 “最神奇的是,《无人逝去》并不只有这一百条伏线,在后续的剧情里,还有很多很多。”

 “同时,舞城老师对这些伏线总共进行了六重推理,也就是是六次回收,最终才让《无人逝去》在奇葩动机中落幕!”

 “如此硬核的,如此庞大的伏线量,我愿称《无人逝去》为伟大的炫技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