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九章 事发




                大虞中枢的确在变。



    于太极殿所召大朝,是皇太后颁旨召开,可风头几近叫天子抢去,这对在过去三载动荡下,不断有变化下的中枢,维系到一种极其微妙的状态,突然就起了新的变化,其实有很多人尚无完全适应。



    只因这变化太快。



    戏剧性也太强了。



    怎奈中枢就是这样。



    适者生存!



    谁无法去适应,去洞察,走错了路,下错了棋,等待他的下场就一个,黯然离开大虞权力核心。



    寒风依旧。



    皇城。



    中书省。



    经历昨日的大朝,作为权力要枢所在,看起来进出中书省的人,和以往没有太大的区别。



    可微妙的气氛变化,还是能察觉到的。



    更别提今日来中书省办差的诸省、部、寺、监所属官吏,真正来办公事的寥寥,实则来借故打探消息,探查情况是真。



    持续三载的动荡,今下已然平定下来。



    公事嘛,什么时候不能办?



    即便再十万火急,该走的流程,还是要走的。



    急能解决问题?



    这世上谁不急?



    就你最急?



    衙门单是为你开的?



    再急的事都急不过头上那官帽,更急不过站队与溜须,毕竟这要是出了差错,那就位置不保了,这还如何解决事?



    “相国大人为何不见我等啊,下官可是有要务向他老人家汇报呢。”



    “瞧你这话说的,来中书省的,谁不是有要务,急务要汇报?”



    “这还真跟过去不一样了啊。”



    “谁说不是啊,原想着动荡结束了,中枢就安稳了,现在来看啊,只怕难以消停。”



    “唉~这日子过得真焦心啊……”



    中书省某处,数十众穿着各色官袍,拿着公函的官吏,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他们或大声,或小声,讲着他们深思熟虑下要当众讲的话,一些人的眼睛不时就瞥向一处,以此想得到他们想要的。



    反观中书省的官吏,别管大小,一个个都一改以往倨傲神态,只要有他们的身影,就必然是行色匆匆的,以避开各怀心思的人。



    今下这等特殊境遇,那绝对是多说多错,少说少错,不说不错,谁都不想因为自己无意间的举止,给自己惹来麻烦,毕竟能进中书省太不易了。



    今下的中书省。



    备受关注的非徐黜所在公事房莫属。



    “哼!不过是召开一场大朝,一个个就这般沉不住气,真真是可恶至极!”



    沉默许久的公事房内。



    一道冷哼声响起。



    坐着的户部左侍郎陈坚,此刻起身,对闭目养神的徐黜作揖道:“恩师,您不可一言不发啊,这要一直这样,乱的就不止中书省了。”



    讲这些时,陈坚看似很平静,实则心底很复杂。



    他怎样都没有想到,一场习以为常的大朝,就因为摆驾归宫的天子驾临,居然会出这么多的事。



    空缺许久的北军大将军一职,叫韩青给拿下了。



    逆藩清算一案,被太皇太后拍板,而下旨的却是天子。



    还有,天子要选秀了。



    尽管在那场大朝上,谈及的政务众多,皇太后或允,或驳,可至关重要的几次风头,全在天子这。



    甚至许久没离开长乐宫的太皇太后,都因为天子的突然归宫,驾临太极殿,参加这场大朝,也来到了。



    关键是这个时机太微妙。



    以至过去的种种谣言,涉及太皇太后对天子不满,想要换帝的舆情,直接在无形中就被攻破了。



    合着从一开始,这就是一个局啊。



    如今让不少人揣摩的。



    究竟是这个局,是太皇太后的意思,还是天子的意思,再或是祖孙二人的意思,每一种情况,都能衍生出很多问题来。



    而这在过去动荡下,根本就没有人去过多关注。



    可现在。



    不关注不行了啊。



    动荡没了。



    大虞趋稳。



    这要是还没有反应过来,那都是自己愚蠢所致。



    “你说,逆藩雄,逆藩风该如何审讯,才能叫天下都满意呢?”徐黜缓缓睁开眼眸,冷眸盯着陈坚,言语间没有任何感情道。



    咯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