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六章 大国气度(6)(第2页)

 楚凌揉着发胀的太阳穴,对御前站着的臧浩、裴国忠、江枫、苗贵、柴志、熊武一行说道:“有什么想法?”

 “陛下,锦衣这边,臣举荐马涛带队。”

 臧浩没有迟疑,上前作揖道:“马涛为人机敏,遇事果决,虽说锦衣负责的是外围看护,但保不齐会出现些风波,万一……”

 “准了。”

 楚凌伸手道:“一应人手叫马涛亲自挑选,锦衣全体要通力配合。”

 “臣遵旨!”

 臧浩当即作揖应道。

 不过在此时,臧浩的余光则看向了裴国忠他们。

 反观裴国忠一行,此刻却都沉默了,但他们的眼神却在交流,很快,裴国忠就走上前作揖。

 “陛下,臣觉得从羽林抽调的人手,不能从在宫的挑选。”

 裴国忠讲出心中所想,“哪怕虞宫内外悉数戒严,宫外不知宫内情况,但睿王殿下想要做的事,对于国朝而言很重要,所以……”

 “你想叫在上林苑的羽林筛选一批?”

 楚凌皱眉看向裴国忠道。

 “没错。”

 裴国忠作揖道:“必要的时候,可从将军(黄龙)麾下挑一批,至于巾帼这边,臣觉得让辰阳侯筛选为好。”

 “你们呢?”

 楚凌看向江枫他们道。

 “臣也是这样想的。”

 “臣附议!”

 “臣附议!”

 江枫他们上前道。

 “既如此,裴国忠,你跑一趟,给辰阳侯传朕口谕。”

 楚凌沉吟刹那,伸手道:“叫辰阳侯安排好这一切,另让黄龙也挑选一批,秘密补充到鸿胪寺所辖会馆,具体如何分派,鸿胪卿尹玉会安排妥当。”

 “臣遵旨!”

 裴国忠当即作揖道。

 “退下吧。”

 “臣告退!”

 随着臧浩一行退下,大殿内安静下来。

 “陛下,您小憩会吧。”

 李忠走上前,面露关切道:“您……”

 “去找余小年。”

 楚凌伸手打断:“让他挑选些人手,撒在鸿胪寺所辖会馆一带,给朕盯紧行踪可疑,暗中盯桩的人,将他们的来历都探查清楚。”

 “奴婢这就去办。”

 李忠不敢迟疑道。

 余小年是羽林中最特殊的一部校尉,而这一校尉部,不在八大校尉部序列下,是隐藏在暗处的。

 而在这一校尉部的羽林,无一例外皆是有残缺的,或聋,或哑,或瞎……但这正是这样,他们是隐藏最锋利的一把刀。

 一旦走进他们的内心,那他们这辈子就不会忘记。

 楚凌有太多的事要做,对于接待两国使团一事,他能把控好大方向,具体的事交由对应的人来做,定期向他汇总呈递即可,作为大虞的皇帝,楚凌的眼睛不可能始终放在一件事上,这就有本末倒置之嫌了。

 ‘这个刘谌,朕是没有选错啊。’

 倚着软垫的楚凌,想起一些事情,嘴角微微上扬,叫这样一个人,在自家皇弟身边查漏补缺,这选择是没错的。

 刘谌说的那些,做的那些,无不是指向一处,即羽林、巾帼、锦衣捆绑在自己身上的无形脐带。

 楚凌知道这些忠烈之后,忠勇之后,在不知不觉间将他视为父兄,这跟年龄无关,这是一种精神上的寄托。

 但他们终究是要长大的。

 而长大的标志,不就是独立吗?

 羽林、巾帼、锦衣皆是独立的,每个人都是,在过去,楚凌教会他们很多,而现在需要他们独当一面。

 不然的话,他们如何适应这多变的世道?

 精神上的依赖不能有,有了,那就不能成材了。

 这就是成长所必须经历的。

 想到这些,楚凌很想看看,随着两国使团进驻虞都后,朝野间会出现何等风波,而他所看重的羽林、巾帼、锦衣在此等风波下,又会发挥出怎样的作用。

 ……

 “咚咚咚——”

 具有节奏的鼓声,回荡于使团驻所。

 雪无声在下。

 寒风呼啸。

 在漫天飞雪下,旌旗随风飘动,甲士挺拔而立,此间氛围带有肃杀,而这正是楚徽强调的!!

 跟大虞有国仇的北虏、西川两国派遣使团来访,还都是想要通过联姻,以此修复两国关系。

 这是有问题的!

 大虞太皇太后在世时,为何不做这样的事?

 大虞镇压逆藩叛乱结束,地方重归安定时,为何不做这样的事?

 偏偏大虞太皇太后薨逝了,大虞皇帝亲政掌权了,你们过来了,要是背后没有算计,没有阴谋,那绝对是不可能的!

 “哒哒哒——”

 马蹄声响起,位处使团驻所辕门处的锐士,无不直挺胸膛,目不斜视的看向浩荡而来的队伍。

 “来了!”

 先行赶来的熊严、刘谌、黄琨、罗织、尹玉等一众文武,当看到浩荡而来的队伍,无不是整理着官袍,按序面朝队伍而来方向。

 外事接待是很繁琐的。

 其中包含的规矩、礼仪众多。

 什么时间该做什么,需要注意哪些事项,本国要留意哪些,来访使团要注意哪些……虞制都有详细记录。

 一点都不能错!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作为统御一方的王朝,制定一系列规矩与章法,是为彰显统治的神圣性,而当牵扯到国事层面,一点差错都不能有。

 对今下的大虞,举行这样一场声势浩大的外事接待,势必要耗费不少钱财,但该有的一项都不能少。

 北虏、西川两国使团看着呢!

 通过一些外在的东西,是能够看出些门道的,而对国与国之间争锋与试探,一旦落了下风,是会出现不利境遇的。

 “止!!!”

 洪亮之声响起,行进的浩荡队伍徐徐停下。

 同一时刻,响起的鼓声出现变化。

 熊严、刘谌、黄琨、罗织、尹玉等一众文武踩着落有雪的红毯朝浩荡队伍核心走去,与此同时,在使团驻所核心所在,听到鼓声变动的司马铮、王栋一行,无声朝慕容使团、川朝使团所在驻地赶去。

 牵扯到国事层面的重大场合,是最能看出一个国朝的底蕴与状态的,越是细微越能直击核心。

 “臣…礼部尚书,奉旨协办外事接待,熊严,恭迎睿王千岁!!”

 “臣…卫尉卿,提督榷关总署,节制兵马司事,奉旨协办外事接待,刘谌,恭迎睿王千岁!”

 “臣…门下省散骑常侍,奉旨协办外事接待,黄琨,恭迎睿王千岁!”

 “臣…光禄卿,奉旨协办外事接待,罗织……”

 “臣…鸿胪卿,奉旨协办外事接待,尹玉……”

 “臣……”

 坐在亲王特制车驾里的楚徽,听着车驾外响起的道道声音,面无表情的坐着不动,对于这繁冗的礼节,楚徽是很排斥的。

 但这个时候他必须要耐住性子。

 这些话看似是讲给他听的,实则也是讲给派至辕门处的两国使团副使听的,这是在凸显出他在朝的地位与权势。

 而潜在要表达的就更多了。

 这不,在一位位文武作揖行礼下,处在辕门前的两国使团副使,还有一众随员,无不带有各异思绪,看向被众多骑卒、甲士护卫的车驾所在。

 备受大虞天子宠信的睿王徽,究竟是怎样的存在?

 这种想法在不少人心里生出了。

 “兴!!!”

 而当唱喝声响起时,除了鼓声有变外,还有别的声音出现。

 在此等态势下,身穿亲王袍服,头戴九旒冕,束镶金玉带的冷峻少年,便从车驾内走了出来。

 走出的那刹,一双冷眸扫过眼前诸臣,看向辕门处所聚两国使团副使及随员。

 这么年轻!?

 尽管有心理准备吧,可当看到楚徽的那刹,两国使团副使及随员无不心惊。

 尤其是看到楚徽冷峻眼眸时,这让人不敢生出丝毫轻视或懈怠。

 那身贵气太足了!!

 “臣等拜见睿王千岁!”

 在两国使团副使及随员惊叹之际,山呼声回荡着使团驻所辕门一带。

 “免礼吧。”

 楚徽撩撩袍袖,一手扶着镶金玉带,一手按着佩剑剑柄,俯瞰着眼前一众文武,中气十足道。

 “兴——”

 而随着一道唱喝声响起,行礼的一众文武这才起身,楚徽踩着木阶,器宇轩昂的走下车驾。

 “咴溜溜……”

 由上林骑牵的高大骏马,出现在楚徽的眼前,骏马打了个响鼻,楚徽走到骏马旁,在道道注视下,动作娴熟的翻身上马。

 陛下是一点都没放松对睿王的教育啊!!

 看到此幕的刘谌,这一刻心里暗暗惊呼。

 眼前这等重大场合,大虞睿王楚徽代表的不止是大虞中枢,代表的更是大虞皇帝的无上威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