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心软(第2页)




    谢玉琰看向王晏:“此人是什么来历?”



    王晏道:“在北方任职多年,丁忧之后,有人欲提拔他前去枢密院,但被他拒绝了,虽是文臣,却在战事时,与守城将士共进退。”



    大梁的文臣,命都精贵的很,他们不会亲临战场,主张坐镇后方。



    光凭这个,文正臣的确不同。



    “而且,”王晏道,“他不在王家这条线上。”



    谢玉琰微微扬眉,这不就是她想要的,将来她去榷场做买卖,至少可以不用避讳与这位大人来往。



    大名府的事经他传出去也很好,顺利的话,也能将她从王家这条船上带下去,至少在外人眼中看起来是这般模样。



    谢玉琰看向王晏,他当真将她的心思看得清清楚楚,当然也是因为她从不加以隐瞒。这样一来,她既借用了王氏之力,又不用承受王氏给她带来的烦恼。



    谢玉琰道:“那就多谢王大人了。”



    不用再多询问,她就已经知晓的清清楚楚。而且对他这步棋格外满意。



    也许,她不露出这般神情,反而更好。



    至少能让他觉得,她不是随时都能跳下他这条船。



    不过那样也就不是她了。



    面对聪明人,她习惯将好的坏的,算计的,都摆出来。



    “作为交换,”王晏突然不想就这样放她走,“谢大娘子帮我看看,在哪里修高炉最好。”



    王晏第一次在谢玉琰面前提及他父亲,等于明着告诉她,他是当朝宰辅王相公之子。



    虽然在此之前她已然知晓,但这样不加遮掩……还是头一次。



    所以,她也可以痛快的答应。



    谢玉琰撩开帘子:“出了西门,沿着官路行五里。”



    于妈妈应声。



    谢玉琰看向王晏:“五里外有个岔路,直通处山林,山林北边有座小山,若是从那里修一条路,离三河村很近,且山脚下也有延伸过来的矿脉。将高炉修在山下,便于用石炭矿,而且远离人烟,便于大人试炉。”



    “不过到底是否合适,还要大人自己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