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墨宝(第2页)

 这不是童子虚的字。 

 这是……王晏的字。 

 宫中存放太多王晏的奏章,王晏过世之后,朝廷党争愈发厉害,太后有意栽培她,经常与她一同谈及政事,还将架阁库中的奏章和文籍拿给她看。当时,架阁库中,近十年留下最多笔墨的就是宰辅王晏。 

 也多亏看了那些东西,才让她学会与那些相公、御史们周旋。 

 王晏怎么会为她的小报题字? 

 是童子虚和王铮求他帮忙? 

 光是这几个字,就足以让文士买来一观。 

 “我也觉得这几个字好,”杨钦道,“应当不是先生写的。” 

 先生再三嘱咐他,莫要弄得脏污了,这小报的底稿一定要好好收着。 

 杨钦说给谢玉琰听:“我看先生这般不舍,就说,不然再誊抄一份留下就是。”或许先生想留作纪念。 

 “可先生却沉下脸,让我莫要与嫂嫂多言其他,只说好好收下,原因他日后会说清楚。‘大名府小报’几个字,他手中还有余稿,会亲自送去书局雕版。” 

 谢玉琰点头,在童子虚看来,现在不宜透露王晏的身份。 

 她提前与书局订了木活字,雕好了板头,再用活字排版,很快就能印出小报,现在只需耐心等待。 

 印发小报之前,她需要做的,好像只有一件事了。 

 谢玉琰看向杨氏:“水铺旁的屋子收拾好了?” 

 杨氏笑道:“都弄好了,牌匾也做妥当,只差挂上去了。” 

 谢玉琰点头:“你去与大伯说一声,明日新铺子就要开张了。” 

 兴许杨明德想亲眼看着铺子挂匾。 

 杨氏应声。 

 这次的铺子与水铺不同,不用大张旗鼓的叫卖,因为在此之前她已经铺好了路。 

 杨氏将消息带去长房。 

 杨明德从一堆瓷土中抬起头,神情显得有些茫然:“这就要开张了?为何非要等在正旦之前?” 

 现在大家都忙着置办年货,谁会在意一间小小的铺子? 

 “反正都到这时候了,过了正旦再慢慢办不行吗?” 

 杨明德有时候不明白谢玉琰的用意,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