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挖墙脚(第2页)

 不都是烧火? 

 县丞不懂,但工匠们都知晓,八个阶段的火序是陶窑成败的关键,将木柴换成了石炭,很难掌控火候。 

 “那我要不要教你如何筛陶土、和陶泥?” 

 清越的声音传来。 

 旁边的严随一不留神笑出声。 

 真是太好笑了,难道真的要人手把手教这些? 

 笑归笑,严随也知晓自己闯了祸,好在…这祸不大,他只要用手紧紧捂住嘴,装作弱小可怜的模样,谁也不会怪罪。 

 谢崇海的确没功夫理睬严随,他只觉得一股气直冲上脑,头发仿佛都根根竖立…谢玉琰居然当着这么多人的面羞辱他。 

 “谢老爷不要的话,”谢玉琰道,“那我也就不教了,毕竟我与谢家没有任何干系。” 

 说完这些,谢玉琰接着道:“谢老爷何时在烧窑?别忘记使人知会一声。” 

 言下之意,下次谢玉琰还会带三个老东西前来。 

 谢玉琰说着看向县丞和智远和尚:“大人和主持可还有话要吩咐?” 

 县丞咳嗽一声清了清嗓子:“泥炉不好烧,你们要多花些心思。莫要丢了大名府泥炉的名声。” 

 走这一遭,最大的收获自然就是“大名府泥炉”,至于其余的话碍着刘家,县丞也不好多说。 

 县丞不再说话,众人的目光又都落在智远和尚身上。 

 智远和尚这一刻无比庆幸自己是个出家人,否则,他真不知要说什么。 

 “阿弥陀佛。” 

 唱一句佛号,佛祖又救他一回。 

 智远不好说,谢玉琰却能替他开口:“大师此次下山,是要为施粥筹备米粮,我们卖佛炭和泥炉的商贾自然首当其冲。” 

 “我捐二百担粮食,”谢玉琰说着看向谢崇海,“我们都是受了宝德寺恩惠的人,想必谢老爷也不会少了。” 

 谢玉琰看向身边的严随,严随立即回过神快步走上前,奉上手中的功德本,顺便递出一本手抄的佛经,算是回报。 

 “施主别忘记,初二一早来寺中,我们就会为施主一家留粥。” 

 漂亮话说了,至于留不留…严随才不管这些。 

 初二宝德寺撞钟、施粥逛市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