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玩法(第3页)

 杨小山知晓这个道理,却还是放心不下。 

 谢玉琰道:“总要让人好好过个正旦不是?” 

 初二。 

 宝德寺钟声响起,寺外的集市也跟着开张了。 

 刘二娘一早就跟着母亲去寺中烧香,从前她对这桩事提不起任何兴致,这次却不同,沿路看着两边的摊子和小贩,刘二娘觉得格外有意思。 

 若这集市不是谢玉琰弄出来的,她还会多买些物什。 

 至于现在… 

 自然是什么都不买。 

 “这里人还真多。”刘二娘感叹道。 

 管事摸透了刘二娘的心思,低声道:“就是平日里街市卖的那些东西,没什么稀奇的。” 

 要说好看,那就是妇人们卖的象生花,许多都是新样式,还有一种“福”字绒花,在寺中上完香的香客总会买朵回去,叫什么“带福回家”,做这买卖的人,当真是好心思,怪不得能赚银钱。 

 还有卖灯笼的、吹糖人的、卖各种耍货的。 

 那边的商贩做了两三丈长的大蜈蚣风筝,格外的有气势。 

 管事也被看的眼花缭乱,但这些她不能与自家娘子说,因为再往前…杨家还在卖泥炉。 

 管事真不明白,杨家人到底打的什么主意?正旦前铺子里没有泥炉卖,现在过正旦,却将泥炉摆了出来。 

 谁还能在这时候买泥炉回去? 

 管事刚想到这里,就听到一个孩童的声音:“爹,快点,卖泥炉的就在那儿。” 

 听到“泥炉”两个字,刘二娘精神一震,立即撩开帘子向外张望,果然她瞧见不远处围了一大群人。 

 有人不时地发出惊叹声。 

 “怎么回事?”刘二娘看向管事,“谢家在这里摆摊子了?” 

 管事抿了抿嘴唇,低声禀告:“不是谢家,是…杨家在卖泥炉。” 

 听到这话,刘二娘眼睛一闪,随即脸上浮起抹轻笑:“怎么?他们泥炉卖不出去了?” 

 一定是卖不出去了,她想不到第二种理由。 

 他们这般着急,难不成正旦过后,杨家的瓷窑就准备关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