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兵者(第2页)
他恭敬的朝收桶的牢头躬身,“请两位大人,转告俞大人,我们真的想清楚自己的身份了。求求两位,让我们见见他吧!”
说着,中村庆也又摸出两枚金瓜子。
这是他荷包里的。
他不明白这些人都把他们抓进来了,却不收缴他们的荷包。
“等着吧,我们老爷最近心情不大好。”
俞知府真的没法心情好。
消息报上去了,可直到现在,京里也没给他一片纸。
明明离得挺近呀!
皇上和朝中的大人,到底在想些啥?
还是说,他们觉得他发挥的不错,所以干脆不给指令?
俞知府头疼。
两方使团如今大概都恨死他了,想着脱困之后怎么告状怎么炮制他。
这和谈成功了,他——应该会倒点霉,和谈不成功……,江南一乱,满朝文武,他大概又是第一个被喷的。
虽然贾家也在,但贾赦什么样,天下皆知。
贾敏……
林如海或许会因为她,替他担点责任,但林大人是能臣,干臣,忠臣,这些年不管外面如何乱,替皇上保住了盐政的所有税收,殊为不易,皇上一定会先护他。
唉
他到底要带着一家人回去喝西北风啊!
不想喝西北风,把他们放喽……
啪
只想了一下,他就不可忍。
对罗刹人,他不想忍。
山高路远的,他们却跑到这边来打地盘。
凭什么?
当大昭没人吗?
至于倭人……
俞知府就更不想忍了。
瞧他们一个个的,如今多老实。
可是越老实,他越不能放。
前朝之鉴尤在,这是群畏威却不怀德,强时为盗寇,弱时卑躬屈膝的家伙。
但他们弱时,也怀着狼子野心。
小小倭王居然敢称天皇。
还大日本?
呸
和罗刹人一起来,定是两家在萨哈林岛一带达成了协议。
那些地方,虽是苦寒之地,却是大昭固有之领土。
宁国府沈夫人一介女流之辈,都知道按死索晋那些金人,他堂堂七尺男儿,又如何能让倭人占便宜?
想到这里,俞志坚大步走向后宅。
干大事之前,他得把夫人安顿好喽。
只是让他没想到的是,他家夫人刚看到他,就满脸喜意,“老爷您猜,这是谁给我的信?”
谁?
俞志坚想说,你眼里只有姐妹,没有夫君是吧?
但想想,她的那群姐妹哪怕只有一个有良心,也能稍为照顾一二,就又忍下了。
“谁啊?”
写这么厚的书信?
这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啊!
“贾敏!”
又是贾敏?
她要做什么?
虽然很多年前,就传她是京城第一才女,但就贾政的蠢样子,俞知府总感觉这才女之称,主要还是因为她家世太好,被人捧的。
“她又要你做什么?”
算了,人家天生有福。
有个好爹,又有个好夫君。
不管是荣国公贾代善,还是林如海,都是他敬佩之人。
“她说倭人使团这样老关着也不是事,于您以后的仕途可能有碍,为防意外,您最好把他们按在宁国府沈夫人被刺一事上。”
什么?
俞志坚一把夺过书信。
信中附带了徐州被拿倭寇的所有口供。
虽是抄录的,却也可见用心。
“……这些倭人一边派人过来和谈,一边还刺杀我大嫂,明摆着,就想立朝中势力彼此争夺的假象,这边的和谈顺利,如了他们的意,他们必要得寸进尺,再复制前朝的江南倭乱,争取更多的好处;和谈不顺,也必要在江南弄个倭乱,以为报复。”
贾敏在信中道:“家父常言,‘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两国之争,以侥幸心理对待,那就是取死之道。所以,俞大人若能把这群倭人使团按进我大嫂被刺的案子里,不管和谈如何,他们的‘理’就先掉了三分。
大昭如何对待他们都是正常的。
甚至可以让罗刹人误会,他们不能上岸,不能和谈,都是受了倭人的连累。
总之,如今是罗刹人求着我们和谈,不是我们求着他们,和谈从来都不是彬彬有礼,是拳头,是口剑,是无所不用其极……”
俞志坚在信中,好像看到了什么叫虎父无犬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