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我的年代三月麻竹

第153章,我就是这么的受欢迎

面面相对,近距离搂着肖涵的细柳腰,李恒突然生出一种“世界要是在这一刻静止就好了”的贪婪。

 

见他深情款款地凝望着自己,见他情绪逐渐由浅变深,肖涵眼睛眯成月牙问:“李先生,您在想什么”

 

李恒定定地注视她红唇,鬼使神差说:“我想吻你。”

 

话刚落,热血沸腾的他直截了当把嘴凑了过去。

 

看着越来越紧的嘴,肖涵惊吓,慌忙偏过头。

 

“啵”

 

声音很小很小。

 

软软的、糯糯的、湿漉漉的,肖涵虽然本能地躲避,但右嘴角还是被亲到了。

 

见他大有持续吻下去的意思,肖涵小心肝砰砰直跳,扭过头,把左嘴角也让他亲一下,然后可怜兮兮地求饶:

 

“上次亲两边脸蛋,这次亲两边嘴角,下、下次再给您亲嘴,这是学校,放过我。”

 

李恒眼睛一亮:“真的”

 

肖涵快哭了,笑得比哭还难看,点头,点头,又点头。

 

可能老天都在帮她,这么偏静的角落都有新生和家长来逛,李恒得意笑了笑,适时松开了她。

 

他了解这姑娘的脾性,在当前这种关系下,没人的时候适当拉近暧昧,只要气氛烘托到位了,她不会太过反对,心里甚至可能还窃喜。但在人前,那绝对是不行的,她脸皮有点薄。

 

“我第一次你们学校,陪我到处逛逛,等会咱去吃饭。”眼见人群越来越近,李恒如是说。

 

“好的,李先生。”

 

肖涵不确定刚才的搂抱有没有被人看到

 

但总感觉对向走过来的人群看自己的眼神怪怪的,心慌慌地乱跳,耳根滚烫,低头连忙拉着李恒走了。

 

“这女娃生得真美,可惜了,大白天的跟人搂搂抱抱,不成体统。”李恒和肖涵经过人群时,一位上了年岁的大妈跟自家人悄悄嘀咕。

 

自以为是嘀咕,可天生大嗓门,声音还是一字不落传到了李恒和肖涵耳朵里。

 

一下子,肖涵整个人如同盛开的玫瑰,全身绯红,脑袋再往下垂了几分,快垂到胸口了,轻咬贝齿加快了逃离的速度。

 

李恒本想停下来看看大妈长啥样,怎么管天管地管空气管那么宽我亲我媳妇儿还犯法了

 

但腹黑姑娘一刻也不想多呆,拉着他的手径直往右边小道走。

 

临走之际,还能隐隐听到声音:“奶奶,你少说两句吧,人家听到不好。”

 

七拐八拐不知道走了多远,肖涵跳到嗓子眼里的小心脏终于慢慢平息、回归了心口位置,某一刻,她脸红红地抬起头,拧巴望着他。

 

就这样两人望着望着,忽地一同笑了。

 

李恒说:“你知道我刚才在想什么吗我好想对那老妇人说:这是我媳妇,扯了证的。”

 

肖涵羞涩地移开视线,不敢看他,脆生生道:“您真是我的克星。”

 

能不克星吗

 

都克她6年了,这是第7个年头了。

 

突然传来一阵不和谐的声音,肚子咕噜咕噜叫,李恒说:“早餐吃得烧麦和豆腐脑,肚子有些饿。”

 

“那我们去吃饭吧。”来到人多的地方,肖涵终于从某人手里抽离了右手,带着他去了校外的一家小馆子。

 

她说:“这老板是郴州的,前两天我和爸爸妈妈都在这吃,味道很好。”

 

这家店李恒熟悉呀,前生两人在这吃过很多次,味道确实还行,关键是可以吃有辣椒的炒菜,这点比附近的其它馆子都强。

 

要了两个荤菜,一个素菜,加起来2.8元钱,李恒问:“喝点汽水吗”

 

肖涵同意了。

 

等店老板拿着菜单离去,李恒问:“叔叔阿姨什么时候走的”

 

肖涵说:“今早5点多去的火车站,赶7点那趟列车。”

 

真巧,麦穗父母和孙母大致也是这个时间点去的火车站,也是7点那趟车,看来是一趟车啊。

 

不过稍后他又觉着不意外。

 

因为这年头的火车班次不多哇,尤其是跑湘南那么远的地方,一天下来也就一两趟,能不碰到一块吗

 

李恒明知故问:“这边还有熟人么”

 

“有一个,高中隔壁207班的张海燕和我在一个学校,我们两家是一起来的,您认不认她吗”肖涵问。

 

207班也是一中的理科实验班,前生差不多是肖涵最要好的三闺蜜之一,经常来家里吃饭。

 

只是遗憾地是,对方不能生育,婚姻苦熬了5年最后还是离婚了,据说是张海燕婆婆逼其离婚的,后来她一直把李恒和肖涵的儿女当亲生的对待。

 

李恒颔首,“有印象,高高的,瘦瘦的,皮肤很白的一个女生,对不”

 

肖涵说:“对,就是她,本来还商量好中午一起吃饭的,没想到你会来。”

 

李恒眯眯眼:“没猜到我会来我在你心里就这么没份量”

 

肖涵最爱看他为自己较真的样子,努力甜甜一笑说:“哪有,我只是觉得应该没这么快,毕竟您对沪市这边也不熟悉,要找学校、找班级、找宿舍,需要时间的嘛,而且马上军训了,我以为要等到军训后才见到你。”

 

李恒看着她眼睛:“你长这么漂亮,需要费力气找么,我只要到你们学校随便拉个人问问就知道了。”

 

虽然清楚honey在恭维自己,可肖涵就是心里高兴,沉静的面容下嘴角还是忍不住微微勾出了一丝弧度。

 

没多久,菜上来了,两人边吃边聊,主要是分享各自在复旦和沪市医科大学的所见所闻。

 

中间,肖涵想起什么,问:“听海燕讲,我们学校有9个人在沪市读大学,那麦穗似乎也没考上北大,差两分,如今在复旦,您有见过她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