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我的年代三月麻竹

第168章,麦穗之名,震惊复旦大学的大事件

“也不知道沪市哪里有卖这玩意等找着了,我让你长长见识。”李恒一边听着美妙的陶笛声,一边说。

 

麦穗有些期待,说好。

 

一连听了三首曲子,编辑邹平冒雨来了。

 

天气逐渐转凉,李恒问:“老邹,都这个点了,你怎么来了”

 

邹平从面包车中拎下来两个大包:“这里面都是读者信,杂志社放不下了,我就挑一些给你送过来。”

 

说着,对方又抓住李恒的手,特别激动地表示:

 

“你的《文化苦旅》太受欢迎了,8月份的期刊到现在已经累积销量168万份。

 

你知道168万份是什么概念吗再次破了杂志社记录,让《收获》力压《人民文学》成为国内销量第一的文学期刊!主编说,你居功至伟!”

 

前阵子李恒特意翻看报纸,讨论激烈,好评居多,能取得这样的成绩,他心里有个数。

 

不过尽管有数,可听到178万册,还是显得很高兴,尤其是能力压《人民文学》,虽然是短暂的,但着实是一份了不得成绩啊!

 

作为文人,这就是实力和荣誉的象征,以后走到外面吹牛都他妈不带心虚的,就是这么的有底气!

 

麦穗倒了两杯热茶过来,一人一杯。

 

随后她小声询问李恒:“到饭点了,要不要做饭招待邹编辑”

 

李恒反问:“你会做饭不是只会煎蛋吗”

 

麦穗不好意思笑笑,过了会说:“我可以淘米洗菜,给你打下手。”

 

李恒大手一挥,“今天懒得动了,去外面吃。”

 

听闻,麦穗不再问,而是坐一边听两人商业互吹。

 

聊了大约10来分钟后,邹平忽地往脑袋上一拍,道:“差点把正事给忘了,10月份的期刊已经在排版了,老李,我今天是拿稿子的。”

 

李恒问:“要多少”

 

邹平说:“已经腾出10篇章的位置,你有没有这么多”

 

“10篇章么,有!”李恒起身去书房,拿了10篇章稿子下来。

 

目前已经写到第22篇章,除去8月份的6篇章和这次的10篇章,自己手里就剩6篇章了,还不够下一期的,他顿时产生了紧迫感。

 

“给。”

 

“诶。”

 

邹平欢天喜地接过,然后不管不顾,就那样当着两人的面翻阅了起来,说是阅读,同样也是在验收质量。

 

包括他,包括廖主编,包括《收获》杂志上上下下,所有人都十分期待《文化苦旅》的后续,没办法啊,影响力太大了,杂志社现在好不容易力压《人民文学》一回,个个扬眉吐气着呢。

 

走外边腰杆子都是直的!

 

一口气读完两篇,邹平脸上的欢愉不减反增,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老李,写得真好!”

 

李恒微笑点头,好就好!

 

再说了,花费这么大心力,又有原作那么牛逼的底子在,能不好吗

 

谁要是敢说不好,他能撸起袖子一巴掌呼死他。

 

小心翼翼把10篇章稿子收好,邹平忽地发出邀请:“老李,你现在可是我们《收获》的大功臣,要不要去杂志社转转”

 

李恒听得有些心动,但稍后又拒绝了,“等忙完,等写完《文化苦旅》,我一定得去看看。”

 

他这话是真心实意,来了沪市这么久,自然得去看看大恩人巴老爷子。

 

不过嘛,上门他又不知道提什么礼好,到了人家那个层次,什么都不缺,索性把《文化苦旅》写完,以这噱头上门是最好不过了。

 

邹平在杂志社混了这么多年,也是有些精明的,几乎秒懂他的意思,“行,到时候你给我打电话,我来接你。”

 

李恒点点头。

 

又聊了会,邹平开着面包车走了,饭都不吃,说廖主编还在杂志社等,他得赶回去。

 

在门口目送车子消失,李恒回屋把两包裹打开,霎时,几百上千封读者信映入眼帘。

 

简单查看一番,发现来自五湖四海,什么地方都有。

 

麦穗还是第一次经历者场面,心头的震撼比李恒这个当事人还猛烈,双手扒拉扒拉一阵,抬头问:“你要回吗”

 

太忙了,李恒回信的意愿不是太大,但见她眼里闪烁着莫可名状的光芒,于是说:“你帮我挑5封吧,我抽空回过去。”

 

“好。”得到任务,麦穗沉浸在了读者信中。

 

不过工程量太大,她又不愿意随意糊弄,挑了半个小时才挑出2封。

 

见状,李恒拉着她出门,“我的姑奶奶,别挑了,咱先去吃饭,我都快饿晕了。”

 

麦穗娇柔一笑,不动声色抽回手,返身把门锁好,跟着上了自行车。

 

“咱们去哪吃”出了庐山村,李恒双脚抵地,停在一岔路口问。

 

麦穗抬起右手腕瞧眼,歉意道:“这个点,食堂已经没什么菜了,要么点小炒,要么去外面下馆子。”

 

说起小炒,复旦大学食堂也是应呼声刚推出不久,但菜贼贵,比如一个醋溜白菜吧,得要一块钱咧。

 

吃大锅菜,一荤一素满是肉都只要4到6毛啊。

 

他娘的,这不是打抢吗

 

可就是这么贵的菜,还是有人吃,吃得还不少,多数是家庭条件比较好的城里人,或者呼朋唤友,或者带异性充门面。

 

天已经快黑了,想着麦穗这曼妙身段对男人吸引力不小,没那么安全,他遂放弃了去外面的下馆子的心思,龙头一拐,双脚猛踩踏板直奔食堂而去。

 

果然同预料的一样,大锅菜没什么了,只剩下了一些汤汤水水,倒是小炒部还依旧比较热闹。

 

好在过了饭点,两人不用排队太久,奢侈地要了三个菜:糖醋鱼、蒜苗炒肉,还一小白菜。

 

找个位置坐下,麦穗压低声儿开玩笑说:“点多了,刚才旁边好多人看着你。”

 

“有吗”李恒环视一圈,竟然意外发现了班上一同学,白婉莹。

 

白婉莹坐在轮椅上,慢腾腾往角落位置而去,只是行到中间时,手里的调羹被人撞地上了,那伙男生正大声有说有笑,没察觉到这情况。

 

见这姑娘正费神要去捡调羹,李恒没多想,下意识起身过去,帮着把调羹捡了起来,还帮着去前面水龙头下清洗一遍,“白同学,给。”

 

“谢谢!”白婉莹满满笑容感谢。

 

李恒问:“你要去哪个位置坐”

 

白婉莹指了指右前方:“那里。”

 

“我推你过去。”李恒道。

 

白婉莹摆摆手:“不用不用,我自己来就好。”

 

看她自力更生,李恒没强行插杠,跟着她来到位置上问:“今天就你一个人来吗”

 

白婉莹笑摇头,望向他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