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逆天的联谊寝
关于机票的事,原本他对导员没抱任何希望,想着从校长或者廖主编那里打开缺口。
只是没想到啊,就简简单单试探一下,导员竟然真的答应了!
那导员背后之人是谁
他把自己在沪市认识的人脉简单梳理一遍:
高中英语老师闺蜜余淑恒,自己才和对方见了面,貌似可能性不是特别大。但不排除。
复旦孙校长
可刚才自己试探说要去找校长请假时,导员的反应明显不对,可以否掉。
廖主编巴老爷子
这两位,按道理更加不可能啊,现在自己和《收获》杂志是合作互惠关系,就算帮了自己,也应该告知自己一声。
思来想去,把在沪市认识的人都顾虑一遍,他脑海中最后跳出一个人,黄昭仪。
这女人是自己的铁杆读者,再不认识自己的情况下就寄过照片,那代表什么意思,已然不言而喻好吧。
还曾两次邀请自己去看她的京剧表演,打得什么主意现在也可以猜到一二。
这年头对方能开奔驰车,说明经济实力和家庭情况不容小觑,虽然不知道到底有多牛逼,但想来是不会差的。
难道真是黄昭仪吗
李恒心里直打鼓,在走廊上站了会,他又转身朝导员办公室而去。
“你怎么又来了”刚打完电话的导员才放下听筒。
李恒笑说:“老师,我突然想起一点事,可能没时间去京城了,机票的事,就不麻烦你了。”
导员蹙了蹙眉,盯着他看会,稍后说:“行,快去教室上课吧。”
“诶。”李恒转身就走。
“洗衣机票还要不要”等他到门口时,导员问。
“算了,我自己洗吧,我发现自己太懒了。”李恒这样回答。
导员笑了下,跟到走廊上确认他离开后,进屋再次打起了电话。
“喂,哪位”
“是我,李恒又来了。”
电话那头问:“找你什么”
导员说:“他说临时想起点事,不去京城了,飞机票取消,冰箱票也不要了。”
电话那头沉默,过了好久问:“是不是猜到我了”
导员回答:“我对他不太了解,也不清楚他在沪市的人脉,但不排除这种可能。”
李恒在沪市的人脉么,电话那头心里大致有个数,思虑一阵,心中顿时有了答案。
等了会,没等到回复,导员问:“那你怎么办”
电话那头说:“你帮我留意下他,肯定还是会请假的。”
闻言,导员又有了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冲动,但最终克制住了。
结束通话,黄昭仪放下手里的听筒和笔,起身来到窗户前,望着远方的天际线出神。
当得知作家十二月就是李恒时,当得知李恒的具体年纪只有18岁多点时,其实她已经认清了一个事实。
而之所以现在还关注对方,还留意对方的一举一动,有3个原因:
一是,出于女人的本能。
二是,无关李恒年岁,她一如既往仰慕他的才华。
至于第三个原因,黄昭仪显得有些踟蹰,认清事实归认清事实,但女人到底是感性动物,绝对的理性对立面就是绝对的感性,两者是对立矛盾的,但在某种情况吓,两者身份又时常转换
上完第四节课,李恒骑自行车回了趟庐山村租房。
先是试了试英语老师寄来羊毛衫衣,还别说,穿身上挺舒服的,就是现在的天气还不够冷,估计得到11月份才能派上用场了。
右手再次抻摸抻摸羊毛衫,某一瞬,李恒生出了给英语老师打电话的念头,但临了临了,还是熄了心思。
把衣服重新叠好放衣柜,李恒带着两封信再次出门。
有些巧,隔壁24号楼的道士也推着一辆自行车从屋里走出来。
“李恒,中午好。”戴着金丝眼镜的付岩杰主动打招呼。
“付老师中午好,去吃饭”李恒问。
付岩杰右手拍了拍坐垫,“去琴行,你去不去”
李恒回答:“暂时去不成,下午5、6节课有课。”
“那上课要紧,我先走了,改天聊。”付岩杰笑呵呵说
李恒跟着露笑:“行,付老师慢走。”
目送一人一骑远去,李恒嘀咕,得咧,估计又去当舔狗了,去请陈思雅吃饭了,要不然现在是饭点,怎么着也得说句便宜话啊,一起吃个饭之类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