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我的年代三月麻竹

第190章,表白,李恒之名如雷贯耳(第3页)

 

张兵说:“我在给我家里写信。”

 

郦国义挤眉弄眼:“给家里写休书吗”

 

此话一出,刚还热闹无比的325瞬间寂静无声,纷纷扭头看向张兵,似乎都好奇对方和白婉莹的事情。

 

张兵放下钢笔,抬起头,要过一根烟,吸了半支讲:“我们只是朋友,我很佩服白婉莹的毅力和不放弃精神,在她身上我能看到自己的影子,你们不要瞎想,事情不是那样。”

 

李光奋力说:“兵哥,我挺你,帮助同学哪里错了郦国义这天杀的一天到晚就晓得造谣生是非。”

 

“你说我造谣生是非老子这是代表广大人民群众问问情况,以免出现误会,来!小李子你他妈是不是皮痒了屁股对着我,我来给你松松绑。”郦国义开始解皮带。

 

“滚蛋!死变态!”李光脸都绿了,直接拿枕头砸过去。

 

打闹一番,李光关心问:“恒哥,你连着缺课四天,好多任课老师都有意见,你去辅导员那里报道了没”

 

李恒说:“没事,我请假了的。”

 

胡平道:“老李,我们一直在等你回来,星期六晚上两个联谊寝室聚餐,提前跟你说一声,别到时候当逃兵啊。”

 

李恒说:“没问题。”

 

接下来的日子,李恒按部就班,跟着自己的节奏走。

 

白天上课,不重要的课就自己看书和研究文献,吃过晚饭就回庐山村,在书房写作4小时,然后踩着熄灯时间回寝室。

 

当然,有时候灵感来了,就熬夜赶稿,在小楼住下。

 

一个星期下来,他看了5本书,写了《夜雨诗意》、《笔墨祭》和《藏书忧》3篇章,。进度算不上快,却还在他的把握中,算是满意。

 

在看书之余,每天花20分钟到半小时读报是必须课。主要目的嘛,当然是为了掌握时代发展信息,不让自己跟外界脱节。同时也在默默关注同行对自己的评价。

 

根据这两月的观察,李恒发觉“个体户”和“私人企业”等词汇如今在报纸上频频出现,且频率越来越高。

 

随着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个体户和民企如雨后春笋般兴起,社会风气也跟着一步步在改变,五角广场的大喇叭一天到晚都在放港台流行歌曲。

 

经历两月的适应期,女学生们开始褪去乡下土气、穿起了大城市的流行装,偶尔还蹦出几个老外手拿相机在学校四处溜达,这些新鲜事物的兴盛,无不挑动着广大男同胞们的欲望。

 

不知不觉中,李恒在课堂上有了固定搭档,左边周章明,右边李光。

 

见他天天读报,有一天周章明禁不住问:“老李,你还是个学生,天天花这么多钱买报纸干什么”

 

李恒随口胡诌:“为将来干大事做准备。”

 

听闻,周章明抓耳挠腮了小半天,从那以后,每当李恒淘汰下来的报纸,他就接手了。凡是李恒看过的新闻报道,他也会跟着仔细看一遍,不懂就看两遍,琢磨其意。

 

一开始周章明是强迫自己看,后来养成习惯了,深陷其中不可自拔,顺带也不纯白嫖了,根据自己兜里的钱,会把周一、周二的报纸早点备好。至于后面5天的报纸,则继续白嫖,实在是经济能力有限。

 

李恒对此没多说什么,也没大包大揽说不用对方买,因为这涉及到老周的自尊。

 

至多至多,他平素多买一些水果和零嘴回寝室,供大家消遣娱乐。

 

在这种充实而又忙碌的奔波中,一星期转瞬即逝。

 

星期五晚上。

 

回到家的柳月进门就一通寻,随后问黄煦晴,“妈,今天星期五,小姨还没来”

 

按照惯例,黄昭仪每个星期五都会来姐姐家吃顿饭,保持亲情联络。这也是柳月今天特意回来的缘由。

 

黄煦晴正包饺子,“你姨中午打过电话,说今天有事来不了,怎么你找她有事”

 

柳月坐在对面看了会亲妈包饺子,“小姨是不是又去找那位大作家了”

 

黄煦晴皱眉。

 

柳月身子略微前倾:“妈,你知道那大作家的个人信息没”

 

黄煦晴摇了摇头,“你小姨没说。”

 

柳月眼睛都快白到天上去了:“小姨不说,你就不能暗暗托人调查”

 

黄煦晴说:“我倒是生起过这心思,但昭仪不让,我思虑再三,还是放弃了,尊重她的隐私。”

 

柳月问:“那外公外婆是否知道”

 

黄煦晴再次摇头:“能写出《活着》和《文化苦旅》的大作家,少说都结婚生子了,搞不好年纪快赶上你外公了,他们身体不好,这事哪敢让他们知道。”

 

柳月第一次知晓作家名号:“那十二月”

 

黄煦晴说:“是他。”

 

柳月没看过《活着》,也没看过《文化苦旅》,但报纸上时不时会出现这人的新闻,毕竟是能凭一己之力让《收获》杂志连续三期刊力压《人民文学》的大牛人,作家十二月在沪市的知名度非常高,想要不知道都难。

 

用一句夸张的说法,也许路上的乞丐没听过这城市的大boss名号,但对作家十二月绝对如雷贯耳。

 

没办法啊,实在是《新民晚报》报道的太多了,夸得次数太频繁了,搁不知情的,还以为十二月是沪市本土作家咧,真是当亲儿子对待了。

 

记得爸爸喜也爱好文学,也订有《收获》杂志,柳月跑去书房找,结果半天没找到,出来问:

 

“爸爸买的那些书去哪了怎么少了几十本。”

 

黄煦晴说,“前天你舅舅和你外公来家里做客,借了一些书走。”

 

外公和舅舅都是高级知识分子,喜好读书看报,柳月对此没什么疑虑,转而问:

 

“妈,小姨和作家十二月如今是什么关系”

 

黄煦晴抬起头:“你想问什么?”

 

柳月比划一下:“小姨有没有当人家的地下情人”

 

黄煦晴沉思片刻,否认道:“没机会。”

 

“没机会那意思是小姨愿意当地下情人?”柳月竖起眉毛。

 

黄煦晴听不得“地下情人”四字,顿时火起:“洗个手帮忙包饺子,一天天就知道等着吃白食,我欠你的”

 

柳月眼睛闪一下,不为所动:“你把我生的这么漂亮,舍得让包饺子不应该供起来”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