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我的年代三月麻竹

第311章 ,除夕,福厚(求订阅!)

第313章,除夕,福厚(求订阅!)

 

央视春晚后台。

 

从台上下来后,李恒第一时间同馀老师轻轻拥抱了一下,非常真诚地说:“谢谢余老师,辛苦你了!”

 

余淑恒微微一笑,附耳说:“你今晚表现的很棒!比以往任何一次都棒!老师的情绪都被你带动了,恭喜你!小男生。”

 

李恒也觉得自己今晚的状态前所未有的好,心里不禁有些飘飘然。这可是春晚啊,前生渴望而不可及的存在,今生轻轻松松就拿下了!

 

不仅拿下了!还惊艳了现场所有观众!

 

哪怕是那些彩排的同行,哪怕他们彩排时已经听过好几遍了,但还是在内心深处被震撼到了!

 

这就是世界级名曲的魅力和持久力!

 

哪怕是循环播放一天都不会腻味。

 

拥抱两秒,李恒和余老师松开,接着他笑口常开地朝周诗禾张开双手:

 

“来吧,诗禾同志,咱们庆祝一下。”

 

周诗禾巧笑没拒绝,非常礼貌地跟他抱了抱,随后松开问:“听穗穗讲,你还另外创造了一首非常动听的曲子?”

 

李恒点头,“嗯,它叫《最后的莫西干人》,其实麦穗也没听过,我就演奏了一遍给余老师听,等回到家,我用笛子吹给你们听。”

 

“好。”

 

有《故乡的原风景》这样的现象级作品在前,周诗禾对他的新作隐隐有些期待。

 

这时余淑恒说:“今夜过后,你的名字肯定家喻户晓,要不趁着这个机会,

 

把你这两首曲子录制成磁带发布出去?”

 

李恒沉思一番,尔后摇头:“两首太少了,不好发布。要不等我整理一下以前的思绪,多弄几首纯音乐出来,到时候出一个i专辑。”

 

闻言,余淑恒和周诗禾情不自禁对视一眼,眼睛亮亮地问:“还有?”

 

李恒咂摸嘴,“就忘记那晚我怎麽降服你的了麽?脑子里的灵感多着呢,老师你也不想想看,我可是精通二胡笛子的男人啊...嗯嗯,还会钢琴。”

 

周诗禾听笑了,视线在两人之间悄悄徘徊一圈,安心当起了听众。

 

一句“降服”,让余淑恒回忆起了面前这个小男生那晚赌气似地从书房取出二胡,很是霸气地当着自己拉了一首《最后的莫西干人》的场面。

 

余老师挪开视线,招呼两人:“走,我们去观众席,别到这里呆太久。”

 

“嗯。

 

2

 

2

 

当再次出现在演播大厅的时候,好多观众的眼睛嗖地一下飘了过来,更有甚者,还拿起相机对着三人拍摄。

 

不过这年头能来现场观看春晚的人,都是有头有脸有一定社会地的,适当拍一张照片就收手,没有像狗仔那样举着镜头狂轰滥炸。

 

换一句话说,这年头人家拍照,是纯粹喜欢你,被你的牛逼表现给征服了。

 

路过黄昭仪身边的时候,见对方目不转睛注视着自己,李恒本能地同她点了点头。

 

就这一下点头,黄昭仪脸上绽放出了前所未有的笑容,也点头作为回应。

 

老实讲,春晚彩排时已经看过好几次,现在又要重复看一次,所有同行都有点视觉疲惫。但大家都是体面人,有最基本的职业素养,仍是强打精神当最好的观众,该鼓掌鼓掌,该吆喝吆喝,坐好最后一天班。

 

零点钟声,大领导致新年祝词,留美学生联欢会录像剪辑。

 

零点钟声庆祝完,后面还有6个节目,分别是歌曲《龙的传人》丶小品《门铃声声》丶插播蜀都电视台节目丶相声《巧立名目》和《西游记》演员表演节目。

 

最后一个节目是结束曲,所有表演演员上台,面对观众一起唱《我们是朋友》。

 

刚站到台上,李恒脑子就有点卡顿,挠挠头对旁边的周诗禾说:

 

“诗禾同志,这两天文献资料看多了,我又忘歌词了。”

 

好吧,一心在写作和排练《故乡的原风景》,最后这首歌的歌词他就第一天看了几遍,后面都把它忘到云南四川喽。

 

见他窘迫的样子,周诗未会心一笑,主动朝他走近两步。

 

李恒嘀咕,“你等会稍微唱大声些。”

 

“嗯。”周诗禾轻嗯一声。

 

前面的牛群听到两人对话,还回头给他偷偷竖一个大拇指,调侃道:“李恒兄弟,我就没听你完整唱过一次。”

 

周诗禾笑瞧他眼。

 

李恒无言以对,本以为别人不知道啊,没想到人家门儿清,他娘的牛兄弟你耳朵咋这麽尖咧?

 

结束曲前奏在轰鸣,大夥立马规规矩矩站立好,稍后张开嘴齐唱了起来。

 

整整3分多钟,李恒前前后后就唱完整了6句,其馀时间全在摸鱼,还别说,

 

周姑娘声音十分动听,唱得挺有韵味。

 

等到一曲完毕,所有人演唱者如释重负,虽然在这年代能参加春晚是一件无比荣耀的事,但也确实折腾人,一个月来来回回彩排,生怕出一点错,要不然丢脸的不仅仅是你自己,而是这届春晚跟着你一起在全国人民面前丢脸,在世界人民面前丢脸。

 

试问?这种锅有谁敢背啊?

 

冒得法,只能兢兢业业努力喽。

 

“终于结束了,我们走吧。”等到所有仪式完毕,余淑恒招呼李恒和周诗禾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