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 大军开拔(第2页)
还有其他各部,总有准备工作需要他们做。
五天的时间一晃而过,转眼间就到了大军开拔的日子。
在朝堂上下齐心协力的运作下,准备工作做的非常充分,永安帝在城楼上亲自为大军送行,并且为众将士敬了一碗践行酒。
大军离开前的半个时辰,沈忆舒带着人,驾着五辆马车,将萧承钰所需的药丸和药粉,送到了他的手中,一并送到的还有杜若写的、关于蛊虫的册子。
“还好赶上了。”沈忆舒笑着对萧承钰道,“镇北王,祝你此行顺利,一路旗开得胜。”
“借沈姑娘吉言,等来日我得胜还朝,再与姑娘痛饮庆贺。”萧承钰朝着沈忆舒拱拱手,继续道,“沈姑娘,保重。”
这句保重,他说的诚恳且郑重。
因为他见过沈忆舒身体虚弱的样子,见过她吐血昏迷、高烧不醒的样子,见过她浑身是血、手脚乏力的样子。
所以,他希望她能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的。
沈忆舒听懂了萧承钰的言下之意,笑着点了点头,目送萧承钰远去。
萧承钰骑着他的青骓,走在队伍的最前头,身板挺直,气宇轩扬,身后的旗帜猎猎作响,在风中呼啸成一曲独特的战歌。
其他来送行的人,心情都很复杂,既开心,又痛心。
开心的是,这次领兵出征的人是镇北王,是号称大安国战神将军的萧承钰,他领兵的战争,就没有不胜的。
所以这次对战南疆,如果不出意外,大安国应该不会输。毕竟除了萧承钰这个战神之外,南疆与大安国的差距也很大,一个蛮夷之地的弹丸小国,想对抗地大物博、兵强马壮的大安国,无异于蚍蜉撼树。
而痛心的是,就算这场战争最后能胜利,也需要无数将士们用鲜血和身躯,去战斗、去付出、去拼死一搏。
也不知有多少人要战死沙场,更不知有多少家庭,要失去她们的儿子、丈夫、父亲。
……
在镇北王率领大军离开的第三天,大理寺卿陈大人在早朝上,向永安帝递了折子请辞:
“陛下,臣家中母亲年迈病重,大夫断言已时日无多,臣想趁着母亲最后这段时间,带她回济州老家尽孝,陪伴家母人生的最后一程,请陛下应允。”
“大理寺如今暂无积压的大案、要案,中小型案件共有三百六十余起,已经平分给左右两位大理寺少卿,另外,臣推荐大理寺左少卿王政华,暂时接替微臣的职务。”
朝堂之上,没有人对陈大人的话提出意见。
毕竟是大理寺内部的事情,陈大人这个当一把手的愿意推荐谁,那是他自己的偏好,跟其他部门的人无关。
更何况,王政华这么多年兢兢业业,口碑名声也都不错。
唯一知道内情的城王,因为身体不好,从来没有上过朝,所以并不知道陈大人要推举王政华接任大理寺卿一事。
底下朝臣的队伍里,王政华低着头,做出一副宠辱不惊的样子,就好像不管永安帝是否让他接任大理寺卿,他都不在意。
永安帝一边听陈大人说话,一边看着手中的奏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