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被撕裂的舆论(第2页)

 《新燕京报》也出手了,李烈洋洋洒洒写了三千多字,全面回顾了自己采访张潮的全过程,指出隐瞒分数并非张潮要求,张潮在采访中的坦诚是自己激赏的。至于为什么成稿中不写明,一是确实学校方面有顾虑,另外自己也觉得会模糊采访的焦点。

 最重量级的则是《光铭日报》,在其文艺板块上,全文刊载了张潮那篇《“八零后”作家症候群——早恋、自恋、自残的早产儿》,并且加上了“编者按”,认为这篇“八零后”剖析“八零后”的文章,是近年来对这一特殊的作家群体,最有深度和力度的一篇。

 在《光铭日报》全文转载后第二天,《南国都市报》再次全文刊发了张潮最新一篇评论文章,标题是《被“媚少”媒体塑造的“八零后”作家群》。文章指出,从“八零后”作家这个标签贴在这群年轻的写作者身上后,他们就自觉或者不自觉地被媒体所塑造着。

 他们诞生于媒体对他们的炒作,传播学意义更大过文学意义。媒体既给他们造神,也给他们造人——造敌人。当韩涵和郭小四以“八零后双子星”占据了大部分的聚光灯后,媒体又制造出“八零后实力派五虎将”这一个概念与之对抗,这个群体包括李傻傻、胡坚、张佳玮、蒋峰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