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现实主义已死,有事烧纸(第2页)

 另外三个主人公如果剥离其出身与际遇带来的差异,在形象内核上,几乎可以说是一个人。反而是书中的一些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人物,那些所谓的“配角”,因为其真实,显得更鲜明,也让读者读来更有遗憾感。

 这也是亲王太执着于“讲故事”的缘故,他总希望用富有戏剧性的叙事手法来承载沉重的话题。但有时候作品的力量感,要从朴拙中来;太机巧,就显得雕琢了。

 所以张潮准备像之前的几部一样,只取《大医》的结构和框架,但是对其中的主人公进行重新塑造,同时删除一些“副本”,让的节奏松弛一些,篇幅也缩减一些。

 想好以后,张潮向坐在桌子对面、正在审核《青春派》投稿的马伯慵神秘一笑,打开电脑,敲下了《大医》的第一行字:一九零四年七月三日,关东。一只乌拉草鞋沉重地踏入泥泞里……

 沉浸在写作里,时间过得很快,不知不觉就开学了。

 张潮新学期的第一节课是在燕师大上的,这节课学校请来了梁晓生来授课,主题是《在现实主义文学当中呈现“人应该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