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李恪:木叶飞舞之处,火亦生生不息(第2页)

 “如若真的让他们谋而后动......河东道必定生灵涂炭!”

 “无数百姓将会流离失所!”

 崔孝国额头之上瞬间冒汗,沉默着阴沉着脸,将卷轴之上锦衣卫调查的情报全部看完。

 崔孝国深吸一口气,缓缓再次坐在了李恪的面前。

 “郡王殿下,您是想要让我阻止这一切?可是孝国如今情况,殿下应该更加清楚.....除了这一身的武艺,再无什么拿得出手的,本身又不被博陵崔氏承认。”

 “人微言轻,就算我去说,他们断然不会接受,还会丢了性命。”

 李恪微微摇头,脸上表情忽然变得郑重起来。

 目光平静的看着对方。

 “这些暂且不提,本王今日想问你一件事,如若我大唐朝廷如同科举一般,设有武举,可令向你这样的武勇之辈施展拳脚,再设立帝国军校,由李靖,李世绩,甚至是本王父皇那般的名将教授兵法”

 “毕业之后直接任职军中,为我大唐帝国开疆拓土。”

 “你崔孝国,可害怕与人一争?”

 此话一出。

 崔孝国瞬间双眼瞪大。

 武举?帝国军校?!

 这两个从未听过的东西,仅仅只是被李恪三言两语的简单说了一下,却是让崔孝国脑海中瞬间勾勒出一个军人们的光辉未来。

 李恪微微一笑:“并州如今正在进行新政改革,适合工匠晋升的工学,以及专门适用于各类型官员治理当地的官学,教材的编纂都已经初步完成。”

 “武举和帝国军校,也是本王的皇兄想出来的,此举不仅仅能够让我大唐军人的晋升更加干净,且还能强盛我大唐军力,削弱世族豪强的影响力。”

 “所以.....此举必然推行!”

 “哗啦!”

 屁股刚刚坐下没一会儿的崔孝国,再次震惊的站了起来。

 整个人激动的便是面色涨红。

 “如若我大唐真的推行武举和军校晋升之策,我等武人何惧一战!无非就是凭真本事说话罢了,输了那也是技不如人!”

 李恪微笑颔首。

 他想要像自家皇兄勉励薛万彻他们那般一样,站起来拍一拍对方的肩膀,以兹鼓励。

 然而,看了一眼崔孝国这几乎相当于两个他高的身材,顿时选择了继续坐在原本的位置上。

 伸手从一旁的锦衣卫手中,接过一枚令牌。

 推到崔孝国的面前。

 “世族于朝廷,于国家,百害而无一利,他们就像是趴在大树上吸取精华的蠹虫,不仅仅阻碍了大树的生长,而且还占据了原本应该冒出新芽的位置。”

 “你是一个天生的军人,你有本事获取军功,不要让世族成为你的拖累。”

 李恪说着,缓缓起身。

 看着锦衣卫将早早准备好的一身飞鱼服,摆在桌子上。

 忽然像是想到了什么。

 “本王的皇兄曾经说过一句话,木叶飞舞之处,火亦生生不息。火光将会继续照亮大唐千家万户,并且让新生的树叶发芽。”

 “本王以大唐东宫锦衣卫指挥使的身份给你下令”

 “诛杀国贼!报效朝廷!”

 “你能动用的人手,本王会让人给你准备好,另外你若是有一些信得过的,同样对世族把持国朝之事不满之人,亦可自行启用......”

 李恪的声音,随着锦衣卫的接连离开,逐渐消失。

 小院之中,崔孝国看着面前代表着皇权特许的锦衣卫飞鱼服,以及那一柄是个男人都不能不爱的绣春刀。

 不由深吸一口气,整个人仿若在这一刻瞬间重生。

 他缓缓拔出手中的绣春刀。

 看着那刀身之上映照在月光之中的自已。

 口中忍不住轻声呢喃。

 “木叶飞舞之处,火亦生生不息。火光将会继续照亮大唐千家万户,并且让新生的树叶发芽......”

 与此同时。

 河东道清河崔氏族地,今天却是河东道四族世家家主集齐。

 “诸位,荥阳郑氏郑江那老王八蛋胆小如鼠,如此这般就将祖宗基业拱手让出,还让自家后辈去那突厥草原绝地,如今反倒是省去了我等在河南道布局。”卢照静目光闪烁。

 一边说着,一边在河东道的堪舆图上比比划划。

 好似一个真的要运筹帷幄的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