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4章 朝堂和藩王,百官的信任危机!(第3页)




    “老爷,按照你的吩咐所有官员或是商号的拜礼,一个都没有收......这件事好似牵扯甚广。”



    应国公府,武士彟满脸的忧虑,一旁已经被扶正,并且在两年前得了诰命,成了应国公府夫人的杨氏担忧的看着他。



    武士彟摇了摇头,却是叹息一声:“所有人今日才终于是知道怕了!连大宁王都给老夫写信询问此事......哎!”



    杨氏皱眉:“难道大宁王也牵扯进了这两湖案?”



    武士彟靠坐在椅子上,杨氏走到他身后给他温柔的揉起了额头,他这才满是惆怅的,一边叹息一边说着。



    “两湖案的确事大,但也便只能说是放在寻常朝代,但如今在这大唐......那些人根本翻不起什么风浪,群臣们担忧的,恰恰是这两湖案过后。”



    “当今太子本就对诸位藩王多有维护和支持,群臣都想要劝说,但便是如房玄龄和杜如晦,甚至是当今陛下都不敢说,而今朝堂失责到了这般地步,殿下恐怕对朝中百官信任更是将会降到冰点。”



    武士彟顿了顿,又是苦恼的用手中的朝堂奏报捶了捶有些酸痛的膝盖。



    杨氏伸手止住他的动作,又坐到他身侧温柔的给他揉起了腿:“老爷是担心,太子殿下不再信任朝堂,反而一味扶植藩王,百年后出现藩王之乱?”



    “呵呵,百年之后......”武士彟苦笑,笑容中竟带了几分自嘲式的讥讽。



    “我等眼下连担忧百年之后的资格都没有,若是此事处置不好......朝堂之中便是如房相杜相他们这般人物,恐怕都要被扫地出门呐!”



    “咔嚓!”



    一声春雷在长安上空炸响。



    大唐贞观八年长安的第一场春雨落下,然而,这场春雨笼罩下的长安,气氛却是压抑至极。



    李承乾屹立在玄武门的宫墙之上。



    挺拔的身姿在黑金色束腰式的储君蟒袍衬托下,透着一股凌厉且无礼的杀气。



    “老九,老八,你们留守长安,坐镇监国,若有敢作乱者......可随意杀之。”



    晋王李治,越王李贞站在一旁,脸上没有往日的笑闹和不羁。



    皆是郑重颔首。



    作为当年玄武门宫变的守将,常何看着三人的背影,心中却满复杂。



    当年的那位隐太子,无法让兄弟信服,在这玄武门兄弟阋墙,手足相残。



    而今这位秦王世子出身的太子,却是完全不同。



    只不过,这一次他却是带着这些藩王兄弟们,将矛头对准了群臣和朝堂......



    天空之上传来动静,李承乾抬头,便看到一只金雕自立政殿的方向飞出,朝着剑南道的方向而去。



    他理解母后的想法,但很可惜,这一次是孤快了一步。



    一只只金雕已然是带着他的命令,飞到了身处外地的诸位藩王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