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5章 三方机构的建立

第675章 三方机构的建立

 

百事集团驻香港的分公司负责人马修听到长兴集团研究出了可以安全装载饮料的塑料瓶后,很是惊讶,立刻带人赶了过来;

 

参观了生产过程之后,便立刻将样品带了回去,然后通知了送到了日本进行各种紧急测试;

 

不过即使再紧急,这种测试也是需要很长时间的,这自然让杨文东有些觉得太浪费了,于是便找到公司内部的几个制造业负责人,分别是魏泽涛、周浩然、王志群。

 

“我想在香港也建立一个大型的试验检查中心。”杨文东说出了自己的想法,道:“类似欧美日的一些专业第三方机构,从医疗、食品、物质成分、标准测试等等,这样一来,很多事情就方便很多了。”

 

这种第三方机构,其实在真正大资本眼里算不了什么,利润一般来说不会很高,毕竟不是生产源源不断的产品,而是承接多量一次性的测试;

 

可如果自己有一家,那很多时候就方便多了。

 

周浩然同意说道:“杨生,我坚决支持这个投资,我旗下的很多食品,在送往国家检测中心的时候,都先需要送去一些检查中心做判定,这个就非常耽误时间;

 

还有一些试验测试,需要各种不同设备,我们自己买的话就太亏了,可香港没有那就只能送到日本,时间也一样耽误;

 

但如果自己有专业的实验室,那各种检测就方便多了,至少内部需求就很省心。”

 

王志群也道:“是的,我也觉得不错,我这边电器很多涉及用电安全、材料环保、气味等问题,也是需要去日本或者美国检测,很耽误时间;

 

另外除了我们公司内部,如今香港工厂出口越来越多,各家工厂对于这方面的需求,都很高,他们也只能去日本或者其他国家做各种检测,甚至自己有设备也不行,因为没有相关认可的资质。”

 

“这个我也觉得可以。”魏泽涛也说道:“不过,想在香港建一个实验室不难,投钱买设备就行了,但想获得大量国际认可,再能够授予其他公司产品合格凭证,这个恐怕很难了。

 

而且因为是属于我们,那我们自己的产品如果再被自己的实验室认可,很多国家也是不认这种的。”

 

“获得全球认可的确不容易,不过路也是要一步一步走的。”杨文东点点头道:“至于内部认可其他外部不认的事情,倒也正常,但至少我们自己内部可以先多次检测,检测了没问题再送出去,这样也能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时间。”

 

东西送出去检测,并非每一次都能成功的,一旦失败,那就得重新准备、重新申请,这个就很耽误时间精力了,很多项目都是这样被耽搁了,甚至一些大的问题杨文东也清楚。

 

周浩然又道:“慢慢来的确可以,只是这种专业实验室,香港并没有先例,各种人才那可是啥都缺的,按照我的了解,国际认证可不仅仅是对设备、公司的认证,对操作的人,也是一样;